扫墓不过三代,上坟不过未时

2023-04-13 16:43

唐代诗人杜牧写有《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诗描述了在清明时节的时候天上下起了小雨,而路上的行人们匆匆要去做些什么,脸上皆是些茫然无措的神情。其实想到清明节要去上坟、扫墓,人们就知道大家心中必定都是同样沉痛的神情了,但关于扫墓上坟也有很多说法的,老俗语称:扫墓不过三代,上坟不过未时

首先扫墓不过三代的的意思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一般扫墓的话只有三代,如孩子去祭奠父母这是二代,祭奠爷爷奶奶这一辈的则是三代。

这也是从亲情角度考虑,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除了父母,最亲的就是爷爷奶奶这一辈了,有倒是隔代亲。

从现实生活中也不难发现,许多人对孩子都很严厉,可是等上了岁数,却对孩子的孩子,也就是自己的孙辈非常慈爱。甚至当孙子孙女们要捱批评时,还会主动护住孩子,这就造成了许多爷爷奶奶和父母的教育理念不合,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所以对于如此疼爱自己的老人,作为孙辈的去扫墓也是应该的,于情于理都很合法。

因为古代平均寿命比较短,所以即便他们成婚再早,也很难有四世同堂或者是五世同堂的时候,所以再上一辈他们没有怎么见过,也没有什么感情,自然就不必强求后代去扫墓。二来如果这样扫下去,负担也太重了,除了太爷爷太奶奶,还有上一辈,还有上上一辈,这样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很多人即便心里有孝顺,但也会因为太过劳碌而不去扫墓。

所以俗语综合二者考虑之下,才有了“扫墓不过三代”的一个说法,但在古时候一些大户人家通常都是有祠堂的。人死之后牌位可以在祠堂里面放着,这样就算子孙后代不去扫墓,他们也可以时时刻刻都有香火祭拜,这也是一个大家族传承的象征。

接下来再看“上坟不过未时”又是什么含义呢?其实看很多句子不难发现,古人是很重视早晨的,就有“一日之计在于晨”还有“赶早不赶晚”这样的说法,无论是千古名句还是俗语,清晨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

而这句话里说的未时,就是指下午一点到三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上坟最晚不要超过一点,所以每次人们去扫墓上坟都可以发现早上人很多。

这是从几个方面考虑,一来是表示尊重,早早起来穿戴整齐去上坟,而不是一直呼呼大睡到下午才想起来去上坟。其二就是早上的阳气重,空气清新,上完坟也有神清气爽的感觉在,这样冥冥之中就像亲人保佑一样,对自己也是个好的暗示,接下来的事情必然都会很顺利,心想事成的。

最后一点也和古人认为下午阴气重有关系,因为这个时候已经临近晚上,所以各种“不干净的东西”都会跑出来,而这个时候去祭拜先人,撒的纸钱供奉的食品难免会被抢走。

虽然这只是封建迷信的说法,但多少有点不吉利的,所以大家也就一直都早上去扫墓,到了现代社会上午去扫墓也成为了一个传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