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与状元失之交臂

2023-05-09 16:43

公元1042年,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省试成绩是甲一第一名,但因文章中的四个字却与状元失之交臂。省试结束后,仁宗皇帝要殿试宣唱,于是拿来试卷御览,第一名就是王安石。但是,当仁宗看到孺子其朋四个字时,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

“孺子”在当时有指太子小妾的意思,“其朋”就是聚在一起,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太子的几个小妾凑在一起。在仁宗看来,这是一种影射,不怀好意,于是便将王安石的卷子放到了一边。

接下来,仁宗就接连看了第二名与第三名的卷子,本来第二名就可以钦点为状元,但仁宗一看名字都认识,他俩分别当朝官员王珪与韩绛,因为按之前惯例,在职官员不能被点为状元,所以仁宗便将此二人也淘汰掉。

可能有人疑惑,宋朝官员为甚么也要参加科举。其实这类官员与靠科举考取功名的人不一样,他们是靠祖上荫庇“恩补”来的官职,大多数都是些闲职,类似于今天的编外人员,如果他们考中科举,就意味着“入编”,手里有了实权。这类官员在当时有一个特殊称呼,叫“任子”。

一至三名都不入仁宗法眼,自然就轮到第四名了,于是这个第四名竟然阴差阳错地被点为状元。这个第四名叫杨寘,他的哥哥正是晏殊的女婿。晏殊当时任知政事(副宰相)加尚书左丞,所以杨寘便通过晏殊提前获知了自己的排名。

杨寘这个人很自负,认为状元非自己莫属,走到哪里吹到哪里,没想到得了第四名,于是在酒肆喝酒时当场发飙骂到:不知是那个卫子得了第一名!

“卫”是驴的意思,可想而知这话有多粗俗了。然而让杨寘没想到的是,最终的状元却了他自己头上了,虽然那句话骂了自己,但他也高兴坏了。

要说论才干,杨寘、王珪、韩绛远不及王安石,与王安石的名气相比,他们属于籍籍无名的人物,只有一个王珪还算小有名气,但还是沾了孙女婿秦桧的光。

王安石成为宰相后,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又称《三经新义》。在王安石看来,诗赋徒费心神,在治国理政方面没有现实意义,而帖经与墨义考验的是记忆力,形式刻板,也没有多大用处。如果从后来王安石一系列的变法举动来看,当初他那句“孺子其朋”或真的在影射一些东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