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武举”授职起点高,地位还是不如“文举”

2023-05-10 17:00

清代武状元、武进士授职的起点很高,为何其地位还是不如文举?这是一个老话题没有甚么新意,但御史近来在翻阅清代武科史料的时候,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特此发文与诸位分享。

清代以前,武进士的地位确实不如文进士,比如宋代鼎甲武进士授官,一般多为从八品、九品的三班奉职、左侍禁、承义郎、保义郎等官;明代亦然,也是千户、百户一类的低级军官。

清王朝以武功立国,历代统治者尤其重视骑射,故而在武举方面较之前代有所重视。尤其在武进士授职方面,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说起武进士授官,大多数读者都有一个印象,那就是一甲进士分授一、二等侍卫,二、三甲进士分授三等、蓝翎侍卫以及绿营各官。其实这是雍正即位以后才形成的制度,在此之前,武进士的授职起点更高。不过这样也出现了一个问题,武进士选取侍卫的人数超过现有的编制,并打压了满、蒙子弟跻身侍卫的空间。所以雍正五年又制定了新的标准:一甲进士照旧补授一、二等侍卫;二甲挑选十名,授三等侍卫;三甲进士挑选十名,授蓝翎侍卫。其余的着兵部会同大臣拣选。

此后武进士的授职情况虽然也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但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动,一直到清末废除科举为止,成为相沿不变的祖制。可以看出不管是清初还是雍正朝以后,武进士授官的起点都很高,寻常年份武状元可至正三品,个别年份甚至是从二品。

而文进士授予的官职明显要低很多,比如状元不过是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正七品编修,而一般的进士多为六、七品小京官或外放知县。然而初始品级高却不意味着前程远大,一来是受重文轻武的传统影响,武职不受士大夫的追捧,甚至被文官集团轻视。

不过话说回来,武职不值钱可以用品级来凑,总不能说正四品的都司还不如正七品的知县吧。造成武进士前程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初次授职并非是“实授”。顺治时期就规定,武进士只是享受相应的品级,至于能不能实授,必须要经过骑射的考试,通过者满一年后兵部才会题请实授。实际上,很多武进士名义上虽有较高的品级,但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到任。当然了,一甲三名武进士,自传胪典礼举行后,向例是要实授的,但人数毕竟有限,不具代表性。

二是武进士不属于武职正途的最高级别,这一点是有别于文举的。按清代官制,世职、武科、荫生、行伍皆属正途出身,但排在第一位的是“行伍”,科目次之。所谓的行伍出身,是指由兵丁选拔为将官者,这一类人通常是在历次战事中立下军功的,可以说他们的顶戴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

武进士的性质不同,他们是通过考试获得顶戴的,所谓的考试无非就是射几箭,耍一耍大刀而已,真的到了战场,未必就见得不贪生怕死,未必就见得能立功。故而,武职缺出,兵部首先要在行伍出身的官员中先行拣选,至于武科出身者,其晋陞标准同样也是军功。这也是清代军队中,武科不受重视的本质原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