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被劝称帝,曾国藩为何不反清自立

2023-05-11 16:36

曾国藩是大清文臣封武侯第一人,发迹于平定太平天国时期。他曾四次被劝称帝。之前,胡林翼曾试探他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曾国藩不为所动。

曾国藩

曾国藩

当曾湘军攻破太平天国天京时,其兵力达到了顶峰,拥有大清最精锐,最具战斗力40万兵力。此时,曾国荃、左宗棠、彭玉麟、鲍超等核心重臣,在玄武湖密谋,决定拥戴曾国藩为帝。其弟弟曾国荃又率领多位湘军高级将领,面劝曾国藩,让他效仿赵匡胤。

曾国藩何等人物,早就洞察一切,心知肚明。曾国藩拒不接见他们,将帅之间反复僵持下,曾国藩以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蓝天照耀大海,无数美丽浪花; “流水高山心自知”,高山厚重,流水长流,就是因为他们都有内心的坚守。曾国藩表明自己坚守人臣,克己修身坚定信念。湘军众将看了后,怀着各自心情,扫兴离开。

曾国藩自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忠君思想根深蒂固。他也深谙中国历史,深知篡权会带来极大的灾难。

曾国藩熟读史书,深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悲剧,历史上一幕幕失败的案例,在巨大权力诱惑下,人性难免不改变。赵光义的杯弓蛇影难免不在自己身上发生。虽然兄弟感情好,在巨大的权力诱惑下,谁也不敢保证下一代会怎样做。

在征战太平天国时,曾国藩曾有机会联合李秀成的太平军,一同抗击清军,胜算还是很大的。皇帝宝座如取囊中之物。但是,曾国藩手下的官员,大多都是恪守封建传统的地主阶级,不愿意与农民军拧成一股绳。

南明的灭亡,其最关键原因就是南明王朝不屑于与草莽流寇的李自成、张献忠等义军为伍对抗大清。这也是千百年来,封建阶层固化,思想固化的结果,士大夫是不屑于农民军的。曾国藩早已洞悉历代农民义军失败的经验,不可贸然行动。

曾国藩历史资料

曾国藩修复彩照

当然以上并不是最重要因素,最关键点应该在这里。曾国藩所面对局势,更相似于吴三桂。吴三桂拥有最强大的军队,此外还有耿精忠、尚可喜的支持。而曾国藩有淮军,还有李鸿章和左宗棠的支持。曾国藩还考虑到,在湘军如日中天之际,李鸿章创立的淮军正在崛起,左宗棠楚军骁勇善战,不可小觑。

人心隔肚皮,有多少人倒在了在称帝前一刻。历史如此之相似,命运也绝对差不多多少。这些因素,作为一个大谋略家,曾国藩不能不考虑到。

另外,当曾国藩建立淮军时,大清对其早有防范,满朝文武大臣都盯着其一举一动,咸丰皇帝曾对其忌惮,为此曾国藩还特意辞官避嫌。湘军攻陷天京后,大清立即派重兵把守天京,其实就是以兵钳制他。此时要反,在众目睽睽之下,相信曾国藩也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

大清现状,不比北宋时期。不但残破不堪,还要面对列强侵扰。自己如今是半壁江山,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还牢牢在大清掌握之中,一旦造反,只能将中原带入灾难之中。

曾国藩拥有最佳条件,终究是没有反,这和他内心忠君思想、淡泊名利、对至高权力有相当的定力,以及他为人处世准则等等有关。

推荐阅读:

强悍的湘军终究被清政府瓦解

王莽到底是不是穿越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