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 美中在维也纳开启有益接触

2023-05-16 09:22

美国《华盛顿邮报》5月14日文章,原题:在维也纳,美中关系展露希望迹象  近年来,随着美国和中国走向对抗,双方均表示寻求在涉及共同利益的问题上进行合作,但并无实质结果。而上周在维也纳,中美高级官员似乎在着手创建一种建设性接触框架。

在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进行了两天密集会晤后,两国使用了相同的语言来描述这些会晤:坦率、实质性、建设性。对于外交官来说,这相当于是热烈好评。

谈论外交政策的重启总是有风险的,对华盛顿和北京来说更是如此。曾经在两国日益紧张的关系中所缺乏的,正是共同基础。在沙利文和王毅之间漫长而详细的讨论中,似乎出现了一些共有的交集。

在维也纳进行的坦率讨论很重要,因为近年来双方一直在朝着相反的方向而去。拜登政府致力于重建美国的军事联盟和伙伴关系,很少与北京进行建设性的接触。中国则冷落可能对其未来有重大影响的超级大国。

在维也纳有什么不同?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沙利文和王毅都有足够的自信,他们可以就敏感问题进行详细讨论。他们似乎找到了大国之间讨论的语言,就像美国与俄罗斯和中国之间曾经存在,但已丧失的那种语言。

据说沙利文和王毅详细讨论了俄乌冲突。中国明白,这场冲突不会在战场上解决,而是要通过外交手段。中国提出了一项和平计划,并在本周派出特别代表前往基辅、莫斯科和其他主要相关国家。美国官员期望中国不是充当调解者,而是约束俄罗斯的行动。

在维也纳会晤的背景下,对中国来说有两个严峻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两国关系新阶段的背景,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中美关系不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

第一个基本问题可称之为“不可避免”的问题。美国是否处于不可避免的衰落,而中国是否正不可避免地上升?过去几年美国的经济和社会表现出韧性,其科技仍然是最强的。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着挑战。中国的全球主导地位还未确定。

对中国来说,第二个基本问题是俄乌冲突久拖不决是否符合北京的利益。据说一些中国人认为,战争长期化对中国有利,因为美国卷入冲突不能自拔,而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得到加强。但显然有越来越多的反对意见认为,战争强化了美国在欧洲和亚洲的同盟,给中国制造了长期麻烦。

对拜登政府来说,根本问题是,接受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角色并与中国领导人合作以实现共同目标是否符合美国的利益。中美接触一直集中在卫生、食品和气候变化等“软”问题上。但拜登鼓励沙利文就乌克兰等重要安全问题进行接触。

美国在维也纳发出的信息被认为是对接触明确说“是”。例如,沙利文称赞了中方对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激烈竞争的调解,并解释说,由于美国与伊朗的相互反感,不可能发挥类似的作用,但欢迎中国为缓和地区冲突所做的努力。

拜登对中国的开放是出于一个简单的想法:美国不想开始一场新冷战。拜登花了太长的时间来落实这一看法,他曾屈从于华盛顿的新共识,即与中国的对抗越激烈越好。现在,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主见。

几颗绿芽并不意味着春暖花开,更不用说一个盛夏了。但从中国和美国的表述来看,上周在维也纳发生的事情将开启一个双方都会受益的定期、直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