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 星期三 05:57:20

菉猗堂及建筑群简介

发布时间:2023-07-13 19:39

南门菉猗堂及建筑群(含赵氏祖祠、逸峰赵公祠、昆山赵公祠):坐东向西,三祠以“天衢”“云路”“云衢 ”三青云巷道连成一片。总建筑面积1643.69平方米,占地面积3692平方米。

W5a

▲菉猗堂蚝壳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完整度最好、时代最为久远的蚝壳墙。

每祠三进三间,中间夹两天井,左右庑廊,中轴对称布局。

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木构架,硬山顶,锅耳或人字形风火墙,素色或绿釉琉璃瓦当、滴水。

大量使用石雕、砖雕、木雕、陶塑、灰塑和壁画等作装饰。

具有丰富的历史涵载量,集明、清、民国三个时期于一身,是典型岭南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

1988年前为南门小学校舍。2008年11月8日公布为广东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9月,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原则,由政府投入600多万元,进行为期一年多的修缮。2013年6月被评定为“斗门十景”。

赵氏祖祠:菉瞻淇澳

赵氏祖祠(菉猗堂)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清乾隆年间和1996年夏作过修葺。建筑面积426.69平方米。蚝壳墙体、龙舟脊,锅耳形风火山墙,素色瓦当、滴水,北厢房。院落台基和柱础均用红砂石,是明代的建筑特色,属省二类文物。1987年和1994年先后公布为斗门县和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为“斗门八景”,在建筑群之北。楹联:“菉瞻淇澳,猗颂商那”。有菉竹茂盛美丽、颂商汤王朝盛世福泽之意(内涵颂宋朝美德)。

W5b

▲南门菉猗堂及建筑群。

逸峰赵公祠:寿锡九畴

逸峰赵公祠(世寿堂)始建于明末,原为蚝壳墙体,民国十七年(1928年)用20万两白银重建,改为砖墙。1997年夏作过修葺。为祀九世祖赵逸峰(名承瑄,字朝瓒,1485年-1563年)而建,占地面积507平方米,在建筑群之中。楹联:“世承三派,寿锡九畴”。为继承宋太祖、宋太宗、宋魏王三派遗志,以上天赐给圣人的九章大法治理天下之意。

昆山赵公祠:世承美奂

昆山赵公祠(世德堂)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1997年夏作过修葺。为祀九世祖赵昆山(名承珍,字朝辅,1489年-1558年)而建,建筑面积710平方米。南厢房,在建筑群之南。祠的中殿于1940年夏,日寇侵华,中山县(含今珠海市)相继沦陷,县政府从县城石岐迁往此祠作临时办公地而被日军飞机炸毁。1947年重建,前殿和中殿2009年6月底前为村(乡)行政管理办公地。楹联:“世承美奂,德溯祥符。”为祠堂高大华美,德泽追溯到宋太祖之意。“祥符”为郡名,后称“开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