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冯先铭先生在访问日本时发表《中国陶瓷史研究回顾与展望》中提到:“唐代曾销往海外,泰国南部出土有唐代青瓷碎片,除越窑、长沙窑外,还有广东梅县窑和高明窑碗片,这是目前所知广东最早销往海外贸易瓷的实物例证。”
1998年,德国打捞公司在距离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岸不足4海浬、深度约17米海底,发现满载货物的唐代沉船,命名为“黑石号”。“黑石号”所打捞上岸的中国陶瓷器达67000多件,主要是烧制于9世纪的湖南长沙窑、浙江越窑、河北邢窑和广东窑系窑,其中有700余件广东窑系烧造的青瓷。
广东窑系的青瓷当中,以一类胎骨厚重、整体施罩绿青色调透明开片亮厚釉的作品最为精良,所见器式除了少数壶罐类之外,以百余件的呈敞口、斜弧壁的圈足或壁足碗的数量居多。圈足碗口沿切割成四花口,花口以下器身外壁饰凹槽,内壁对称外有出戟,满釉,底有三外团状支烧痕;壁足碗亦施满釉,仅于足上留下三块状垫烧时的涩胎,颇具特色。认定是来自唐代水车窑区所生产。由此可见,唐代中后期水车窑青瓷器已经远销印度洋海域的西亚阿拉伯地区。
专题 更多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