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女吃鱼忽略1事,嘴发黑截肢险死,4类海鲜风险高

2023-09-18 16:06

进食海鲜要小心感染细菌!美国加州一名40岁女子日前在市场购买一条福寿鱼(又称罗非鱼或吴郭鱼)回家烹煮进食,但因忽略1事导致四肢及嘴唇发黑,须截肢保命。包括鱼类在内,有4类海鲜风险较高,要小心食用,避免截肢。

海鲜细菌|女子吃鱼忽略1事 嘴唇发黑截肢险死

综合外媒报道,该名女子于7月买福寿鱼回家后,未有完全煮熟就进食,导致严重细菌感染,四肢及嘴唇突然发黑,于是往医院求医。经检查后发现,该女子曾进食未彻底煮熟的鱼类,导致感染创伤弧菌(食肉菌),引发败血症,导致肾衰竭。

福寿鱼又称罗非鱼或吴郭鱼

▲福寿鱼又称罗非鱼或吴郭鱼。(网上图片)

进食未熟鱼肉致细菌感染。(

▲进食未熟鱼肉致细菌感染。(网上图片)

经过数月治疗后,该女子的情况仍未有好转,最终须进行手术,切除发黑的四肢,才得以保住性命。

如何分辨败血症?心跳加速是警号?败血症6大症状如下:

1、发烧

2、心跳加速(每分钟超过100下)

3、呼吸急促

4、血压下降

5、皮肤出现红色斑块

6、休克

食肉菌引发截肢死亡率高 专家教处理海产6大方法

根据香港食安中心资料,创伤弧菌是一种自然存在于和暖海水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如果伤口接触海水和进食被该细菌污染的生或未经煮熟的海鲜,可引致坏死性筋膜炎(即“食肉菌感染”)。

食安中心又指,创伤弧菌引致败血病及伤口感染的死亡率,分别达35%及20%,即使没有致命,患者大多须接受截肢手术。

4类海鲜风险高 感染后出现5症状即求医

根据卫生署资料,食肉菌感染可迅速蔓延并引致身体软组织坏死,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感染,病征包括四肢肿痛、溃疡等。当中有4类海产属高风险,接触时应小心。

1、鱼:尤其是鱼鳍尖刺部分

2、虾:尤其是虾头尖刺部分

3、蟹

4、贝殻类海产:如从暖海水中捕获的蚝、蚬及青口

任何人都可能染创伤弧菌 食安中心教3招预防

根据食安中心资料,无论健康或高危人士都有可能感染创伤弧菌,导致血液感染及出现致命并发症,感染症状最快更可于4小时内出现。虽然感染创伤弧菌的后果严重,但它既不耐寒也不耐热,因此相对不难消灭。要避免感染创伤弧菌,就要做好3大预防措施:

3大预防创伤弧菌措施

*海产(尤其是贝类)进食前一定要先彻底煮熟

*带壳贝类在烹煮前宜先去壳,让热力较易渗透;或以摄氏100度煮至贝壳张开,然后再多煮三至五分钟

*处理生的海产如鱼及贝类时,均应好好保护皮肤(如戴上保护手套),避免伤口触及海水或从海中捕获的生海产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