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妈妈也会患“妈妈手”!除了长期手抱婴儿,经常玩手机也会令手腕肿胀疼痛,引发“妈妈手”。注册中医师曹信恩向《星岛头条》分享“妈妈手”的治疗方法,讲解成因、症状,并教2组伸展动作纾缓痛楚,预防肌腱发炎。
什么是妈妈手?成因是什么?
“妈妈手”情况有多普遍?注册中医师曹信恩表示,最近接获不少“妈妈手”病例,惟很多患者也以为无需治疗,直至难以忍受时,才寻求协助,届时或要考虑接受针灸及冲击波治疗了。
为何会有“妈妈手”?曹医师指,“妈妈手”的正式医学名称是“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 Disease),属于手腕的慢性肌腱炎。中医认为,这是手腕过度劳损所致。 由于拇指伸展动作过多或过于用力,例如抱着婴孩时手腕过度弯曲,手腕肌腱滑膜因而变厚,压迫外展拇长肌肌腱,导致肌腱黏连。
7类人易患妈妈手 常玩手机手腕易疼痛
曹信恩医师指,除了妈妈之外,以下几种职业,或经常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之人士,都经常会受此病困扰:
1招自测妈妈手症状
如何知道自己有“妈妈手”?曹信恩医师指,如果大拇指侧的手腕处无法用力或持续疼痛,且因扭毛巾、写字等使用拇指的动作,令痛楚加剧,就有机会患上妈妈手。
曹医师指,若有怀疑,可透过以下方法作自我检查:
把拇指放在掌心握拳
手腕往尾指侧伸展
若手腕靠拇指的位置感到强烈的痛楚,便可能患上妈妈手
他提醒,如果妈妈手长时间放任,不进行治疗,很可能形成腱鞘肥厚的现象,导致腱鞘囊肿。一旦形成凸起的腱鞘囊肿,痛症就容易反复发作。
2个伸展动作 纾缓及预防妈妈手
曹医师表示,要纾缓痛楚,就先要找出成因:是过度使用电话,还是重复性伸展拇指的动作所致。 他教2组伸展动作,有助加强肌力及提升肌腱柔轫度,纾缓“妈妈手”症状,步骤如下:
两个伸展动作预防妈妈手:
伸展动作一
把手放在桌上,手掌朝上
举起拇指和尾指,并以拇指尖轻轻按下尾指尖,令拇指根部及手腕有伸展感觉
保持动作6秒后放松,重复10次
伸展动作二
伸出手臂并作握手状
把拇指弯曲到掌心
用另一只手轻轻将拇指和手腕向下伸展,令手腕近拇指处有伸展感觉
保持动作15至30秒后放松,重复2至4次
如何治疗“妈妈手”?
曹信恩医师表示,中医认为,“妈妈手”主要是手腕部过度劳损所致,有两大治疗方向:
1. 针灸治疗:放松肌腱
针灸位置:阳溪穴及列缺穴; 循经脉或肌肉向手肘方向触摸时,如发现激痛点则会加针
针灸作用:放松手腕部的肌肉,缓解局部肿胀疼痛
2. 冲击波治疗:促进肌腱修复
运作及作用:冲击波治疗是一种高能量的再生治疗,藉由先进仪器产生震波,打在有问题的受伤的外展拇长肌肌腱韧带上,令身体感应到冲击波信号,促进修复肌腱韧带的过程。
曹医师表示,妈妈手属于超浅层筋膜沾黏发炎,使用冲击波的聚焦式震波有良好疗效。 而且冲击波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过程中没有伤口。
他强调,预防远胜于治疗,最重要的是让双手多休息,少做一些会加剧拇指疼痛的动作,或减少不必要的发力,才能避免过度牵拉肌肉。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