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港打针复诊劳累,内地港人盼放宽“港澳药械通”

2024-01-17 09:23

上月中起港府提供预约免费接种新一代XBB新冠疫苗,引起不少大湾区港人关注,惟有合资格长者反映,因行动不便等原因,打消回港注射的想法。现时有53万港人居于广东省,当中一半是65岁或以上长者,以及14岁以下小童,有关注团体指,长者及小童对疫苗存在需求,而长期病患者也需回港复诊取药,舟车劳顿,建议当局放宽“港澳药械通”限制,让疫苗及长期病药物“过河”北上;有立法会议员指,当局鼓励港人北上居住,应为他们提供与香港相应的资助医疗福利,长远亦有助湾区融合。

工联会在疫情期间协助寄出逾3万份药物到内地。

▲工联会在疫情期间协助寄出逾3万份药物到内地。

据统计处资料,至2022年中,约有53万名港人通常逗留于广东省,包括退休养老长者、北上工作人士及其家属,当中8.9万人(17%)为65岁或以上长者,17.5万人(33%)为0至14岁小童,占总数一半。另外,据劳工及福利局于2022年底提交立法会的资料,至2021年底估算约有8.5万名65岁或以上港人通常逗留于广东省,10年间增加85%,反映长者北上大湾区养老渐成主流。然而,疫情封关令不少长者无法回港复诊,面临断药危机,工联会曾于2020年2月推出“支援内地港人寄药行动”,10个月内寄出逾3万份药物,显示中港药物需求庞大。

两地病历未互通 用药有所不同

近月正值流感高峰期,加上新冠变种病毒XBB活跃,移居中山的退休商人李先生希望早日返港“打针”,加强保障。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及青光眼,每年至少回港进行4次专科复诊,包括抽血检验、检查视力及眼压等。李又指,内地医疗有所改善,但始终对香港的药物及疫苗较有信心,他曾到内地医院求医,除了收费贵,亦因中港两地病历未互通,他要自行覆述病情,但他往往不知服食的药物种类,增加医疗困难,再者两地用药不同,内地医院没有他常服的血压药,令他担心转服新药要重新适应和调校药量,驱使他长途跋涉回港复诊。

通关后不少居内地港人返港注射新冠疫苗。

▲通关后不少居内地港人返港注射新冠疫苗。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有为居内地港人提供医管局指定专科和普通科覆诊服务。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有为居内地港人提供医管局指定专科和普通科复诊服务。

疫情期间,港府推出“居于广东省的医管局慢性病患者特别支援计划”,由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为医管局指定专科或普通科门诊病人提供资助复诊服务。该计划现时继续进行,李先生指,可到港大深圳医院复诊,但由中山前去该医院交通不便,来回车程已近5小时,若要大费周章到深圳“看医生”,倒不如直接返港。

75岁的林先生与65岁妻子居于较远的肇庆,二人分别患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病及肺病等长期病患,平均3个月至半年需回港复诊。林称,不知道可到港大深圳医院复诊,但亦不会考虑。他指,现时每次回港虽然需付数百元车费,加上“轮候2小时,见医生仅3分钟”,取药动辄等候1小时,一般需要更花上一整天,但取得常用药物在手更为安心,一切都值得。

忧面临断药危机

可是,近年林的妻子双膝关节退化需坐轮椅,林需协助打点,令每次往返香港及肇庆后都十分疲倦,担心数年后自己衰老,无力照顾妻子,难以应付长途旅程,恐面临断药危机。他希望香港的医疗机制能与内地衔接,让药物及疫苗“过河”北上,甚至由政府购买大湾区医疗服务,供内地港人使用。

有居于大湾区的长者指,返港覆诊轮候需时,希望本港资助医疗服务能“过河”北上。

▲有居于大湾区的长者指,返港复诊轮候需时,希望香港资助医疗服务能“过河”北上。

居于中山的62岁退休商人吴先生亦指,希望在内地生活同时可享有原先在港的资助医疗服务,如廉价的资助专科复诊,惟人在内地,较少接触香港媒体,建议政府采用微信、小红书等内地社交媒体向居于大湾区港人发放信息,“希望政府不要丢低我们”。他续称,邻居中有港人夫妇,苦恼未来子女出生后,应否带其回港接种婴幼儿时期必须注射的多种疫苗,例如卡介苗、乙型肝炎等,惟担心难以请假密集返港,更忧虑幼婴于路途中染病。

据统计处2020年中公布的《主题性住户统计调查第71号报告书》内有关“在粤港澳大湾区生活的意向”的研究,当中指出“提供与香港相近的医疗服务”以及“香港医疗及福利可以在内地大湾区城市享用”等,会增加港人到大湾区城市生活的兴趣。身兼工联会理事长的立法会议员黄国亦指,不少港人响应政府移居大湾区,港府实有责任为内地港人提供相应的受资助医疗服务,建议扩大“港澳药械通”,并及早让医健通“过河”,让内地港人可于居住地医疗机构看病,长远有助湾区融合,而港人在内地复诊看病,有望纾缓香港公营医疗压力。

有关注团体建议增加港澳药械通的药品。

▲有关注团体建议增加“港澳药械通”的药品。

2500人次受惠“港澳药械通”

为方便大湾区的港人就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0年公布“港澳药械通”计划,批准使用临床急需、已在港注册的药品及医疗器械,至去年11月底,累计27个药品和24种医疗仪器获批准,于“港澳药械通”下19家指定医疗机构使用。广东省药品监管局指,累计2500人次的患者受惠于计划。

关注基层医疗团体“银骑士”的政策研究及倡议经理赖家卫说,“港澳药械通”现时主要批准使用的是被视为“救命药”的治疗癌症及罕见病等药物,限制较大。他相信,随着近年居住大湾区港人大幅增加,当中不乏长期病患者,对医疗的需求已不同,建议当局放宽“紧急使用”的限制,如开放至流感、新冠疫苗,以及其他降血压、心脏病、降胆固醇等药物,免却港人回港复诊、打针的苦恼。

立法会议员黄国指,港府有责任为移居大湾区的港人提供相应的受资助医疗服务。

▲立法会议员黄国指,港府有责任为移居大湾区的港人提供相应的受资助医疗服务。

跨境救护车需求大 团体冀落实“点对点”服务

现时每年平均有170多宗救护车跨境运送病人回港个案,有关注基层医疗的团体预期,当更多港人在大湾区生活,跨境运送服务的需求恐会增加,盼港府尽快与内地建立跨境救护车“点到点双向直达互通机制”,突破现行在边境口岸转换救护车的做法。

去年《施政报告》提到,港府正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商讨安排病人在中港医院之间的“点对点”跨境救护车运送服务。据悉,保安局与医衞局正就议题展开探讨。立法会议员黄国指,过去4年工联会接获1048宗内地港人使用救护车回港的求助,最终协助693名港人返港就医(每年平均约173宗),最远个案来自福建,占总数20%,反映有一定需求。

有关注团体促政府落实跨境救护车点到点双向直达。

▲有关注团体促政府落实跨境救护车“点到点双向直达”。

最远个案来自福建

按现行机制,居于内地的港人若回港就医,须先由内地救护车送至香港边境口岸的“绿色通道”,完成入境手续后再“过车”转乘消防处救护车送到香港医院。黄国担心现行做法恐增加病者不适,甚至延迟治疗影响病情,认为有必要尽快落实跨境救护车服务。

关注基层医疗团体“银骑士”的政策研究及倡议经理赖家卫也预期,当未来越来越多港人回内地养老或工作,由内地回港的救护车服务需求将有所增加,应尽快探讨及落实跨境救护车服务细节。

据知,未来的跨境救护车运送服务适用于港人、内地人及澳门人,惟须经两地主诊医生同意下进行。有医学界人士指,跨境救护车服务可省却“过车”手续,惟要界定哪类个案适宜跨境运送,例如不适合“过床”的病者、非紧急个案。他提到,运送过程中或会出现需要急救的紧急情况,认为执行跨境运送的医护人员须经两地或三地的医疗机构认证,如在香港取得有限度注册的认可资格,救护车上安装的仪器也应获得认可。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