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文化,在夏商周已有特点

2024-01-23 15:48

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中国历史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公元前16世纪,夏代被商代所取代,奴隶制社会进一步发展,夏商时期,中国古代服饰在原始社会基础上有了初步发展。当时的农业生产因金属工具的应用而更加兴盛,同时,畜牧业、手工业及染织业也达到了新的水平。

在甲骨文中,已出现有“桑”、“丝”、“蚕”、“帛”、“衣”、“裘”、“巾”等文字,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表面上带有丝绸残迹,而且除平纹外,还有菱形纹、方格纹及暗花回纹,这表明商朝已经掌握了花斜纹织制的纺织技术。在出土的石玉雕制成的人形实物中,可以看到具体的形象,其装束为:头戴巾帽,上穿交领右衽衣,下着裳,腰围带,下系韡。这一人形雕像,服装轮廓清晰,为了解商代服饰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并和有关文献记载相印证。

商代的衣形,主要由衣领、衣衽、衣袖、衣带组成。奴隶主贵族穿着的上衣、领袖、下裙等部位,均施以镶边工艺,以获得增固及美观的效果。交领右衽是中国最早的上衣领式,其形制为两衽交掩于前胸,前衽向右斜垂于袖下。右衽形式经历代传袭,成为汉民族衣式的主要特征之一。

商代袖多为窄袖制,而衣袖的出现,说明服装制摆脱了原始的围裹状,开始适应生活。依体定形原则在商代已经确立。下裳是中国古代遮蔽下体的最早服装形式。

首饰作为服装整体的一部分,随着服装形式的具备,在原始首饰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这一时期,主要首饰种类有发饰、颈饰、耳饰、手饰等。殷商妇好墓出土的499件骨笄和28件玉笄展示了当时主要发饰笄的精美。笄为针状,初为束发固髻之用,以后发展为实用与装饰兼得而以装饰为主,秦汉后称为簪,两股份叉状的称为钗。颈饰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具有审美意义。耳饰又称瑱、珥璫、耳环等,《古今事物考》曰:“珥,女子耳珠也,自妲己始之,以效岛夷之饰。”是说商王纣的宠妃妲己仿效边域少数民族开始戴珥。耳饰分穿耳饰和不穿耳饰两种,质料从石发展到玉、金等。手饰分为戴于手指的指环(也称戒指、代指、驱环等)和戴于手腕的镯钏(即手镯、腕环等)。

由西周至汉代,是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定型阶段。周代的社会经济在殷商的基础上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作为生活物质生产领域的纺织业中,育蚕、纺绩、练漂、染色以及服装制作等分工愈加繁细,并设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由于纺织技术的提高,服装材料除麻葛织物及罗、帛、纱、绫、绢、绮、纨等丝织物外,又出现了锦这一品种。锦字从“金”部,与帛组合,可知其制技繁难,其价如金。

周代分封制的建立,使阶级间的差别极为明显。周代为了维护其统治,除沿袭商代宗法思想外,还利用宗法关系以及等级制,建立了一套完整严格的礼仪制度。服饰作为标识等级、服务于礼仪规范的外在形式,也有系统、严谨的制度,当时上至天子、卿士,下至庶民百姓,服饰各有等别,不得僭越。周代的这一别尊卑、昭等威的服饰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被视为服制之源,效仿传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