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43岁才创业,白手兴家成中国“首富”,娃哈哈坚持不上市原因是……

2024-02-25 16:20

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因病逝世,享年79岁。相对于其他内地巨企,香港投资者对于娃哈哈的认识较少,主因其创业30年来坚持不上市、不融资,但据报娃哈哈在银行存了上百亿元,拥有足够的现金流为宗庆后应对市场风险的办法。翻查资料显示,宗庆后白手兴家,直至43岁才开始创业,曾在2010年及2012年登上胡润全球百富榜的中国“首富”之位;直到最新2023年,续以950亿元(人民币下同)身家位列内地富豪第31名。

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

40年如一日 日做10小时以上

对于上市的看法,宗庆后曾表示,“上市就要给股东负责任,如果最后股票跌了,让老百姓损失大笔钱,我觉得也不合适”;而其梦想则是做守护百姓健康、造福于百姓的百年老店。

至于宗庆后的工作评价,有报道称他为“劳模”,40年如一日,每天坚持工作10小时以上,娃哈哈在2016年前甚至没有设立一位副总,全国百余家子公司负责人均直接向宗庆后报告;但亦有指其“独断”、“强势”及“不放权”。

宗庆后对此曾为自己“伸冤”,表示“决策权是实现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我们有的时候都是在例会上讨论以后,定下来去执行的,并不是像外面说的我是独断专行的”。直到2021年,宗庆后之女宗馥莉出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以集团接班人的身份逐渐走上舞台。

“娃哈哈是整个人生所有的梦”

此外,宗庆后曾在公开场合演讲时表示,1,000个人的眼中会有1,000个哈姆雷特,那么1,000人的眼中也会有1,000个娃哈哈,“但对我来说,娃哈哈只有一个,它是我的整个人生所有的梦,一切的意义、价值、标签和符号,它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证明”。

至于宗庆后的创业之路,就是由一位保健品代理开始。据内媒报道,出生在江苏徐州的宗庆后,1961年因经济紧张,便离校打零工及修车补贴家用;其后曾被下放到农村,在舟山海岛上晒过盐、在绍兴茶场种过茶、烧过窑;当回到城市后,他除了接替母亲在杭州纸箱厂担任工人外,亦曾靠买卖冰棍及学生文具谋生等等;直到1985年,宗庆后替一家保健品厂代销花粉口服液后,发现了保健品市场的巨大潜力。

大胆在电视台卖广告 火遍全国

宗庆后于1987年4月承包了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靠代销汽水、冰棒及文具起家;同年7月亦筹建了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为杭州保灵公司代加工花粉,正式开始其创业之路。

其后宗庆后获悉了浙江医科大学朱寿民教授研制出了一种儿童营养液,一再上门拜访求得配方,并针对孩子不爱吃饭的现象作营销,大胆决定在杭州电视台卖广告,当中付出的21万广告费更几乎是当时娃哈哈的全部资金;幸好的是,拟定的广告词“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随即火遍大江南北,令企业快速增长,公司更于1989年改名为“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

并购国营老厂 “小鱼吃大鱼”

随着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不断刷新销售纪录,公司于1990年销售收入突破亿元(人民币下同)大关,利润逾2,000万元。为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需求,在1991年仅有100馀人的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在杭州市政府的牵线下,以8,000多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拥有厂房面积6万平方米、职工2,000多人的国营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成为娃哈哈发展史上最常被提及的一场“小鱼吃大鱼”。

两厂合併后,娃哈哈利用产品优势、资金优势和市场优势,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将原本亏损4,000多万的杭州罐头食品厂扭亏为盈,而娃哈哈当年的销售收入就增长了一倍多,第二年销售收入已达4亿元、利润达7,000多万元,实现了“从小到大”的历史突破。

曾与法国达能爆发“达娃之争”

值得留意的是,娃哈哈于1996年在当时百富勤董事总经理梁伯韬的介绍下,与法国达能公司结下“姻缘”,双方共同成立了5家合资公司,并约定中方不能经营生产与合资公司有竞争的产品,并埋下“达娃之争”的伏线。

双方合资后也经过了一段蜜月期,亦令娃哈哈引入了先进设备和管理思路,销售收入和利润连续两年翻倍;但其后双方管理层的理念及管理方式不同,在经营上摩擦不断。

当中矛盾的爆发点则是关于非合资公司归属的问题,当时娃哈哈业务增长较快,但达能并不同意在合资公司旗下扩大投资建厂的方案,宗庆后不得不转而设立非合资公司来为双方的合资公司代加工。

不过,达能公司则以娃哈哈非合资公司产品擅自使用“娃哈哈”商标违反合约为名,要求以40亿元低价併购娃哈哈集团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遭到宗庆后的强烈反对。

随后双方分别在美国、瑞典、杭州等地提起一系列诉讼与仲裁申请,最终要在两国政府协调下和谈,事件才在2009年9月终结。作为和解的一部份,双方终止合资关係,达能亦同意在各家合资公司中出售51%股权。

娃哈哈重回宗庆后手中后,也在其带领下进一步发展。根据官网最新数据显示,娃哈哈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有81个生产基地、187家子公司,拥有员工近3万人,企业规模和效益连续20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位居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