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财赤最怕结构性,发债宜作短期解困

2024-02-28 09:44

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出炉前夕,有消息指政府下年度继续发行700亿元零售债券。面对财赤严峻,政府开源难,节流更难,似乎除了发债外,暂时别无其他更有效而便捷方法增加财政应付庞大开支,不禁令人觉得当局发债,除了为市民提供稳健投资产品,背后另一目的是借此纾解财赤。不过,发债始终是要偿还的债务,仅能当成用空间换取时间的权宜之计,当局长远仍要努力节流,做到量入为出,达到收支平衡,更要尽快推动经济升级转型,才是解决的良方。

财政赤字

举债换取时间等待经济好转

消息指,《预算案》将公布发行700亿元零售债券,当中以银色债券为主,小部分为绿色债券和基建债券。政府因应早前发行的零售债券受市民欢迎,故继续为市民提供低风险、稳阵回报的投资产品,而基建债券是去年《预算案》提出,以管理大型基建现金流需要,让市民支持项目增加参与感和获得感。

港府继今个财政年度发行750亿元债券后,准备在新财政年度再发债,相信背后还有一个财政原因,就是财赤高企。香港受3年疫情冲击,疫后经济复苏不似预期,股市楼市皆跌,导致卖地收入和印花税大减,录得千亿元赤字,比原先预估的570亿元为高。政府收入不增,但开支却持续上升,令财赤警号再度响起,而过去4年有3年录得赤字,新财政年的股楼下行压力未减,恐难逃赤字命运,让人不禁担心香港已陷入结构性财赤。

香港并非首次出现严重赤字,之前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金融海啸后出现过,让港府非常忐忑不安,其后随着经济反弹而发觉结构性财赤只是虚惊一场。究竟今次财赤严峻是周期性经济不景的短暂现象,抑或结构性问题,暂时难以断定,政府没有水晶球,惟有审慎处理。面对财赤高企,港府只能开源节流,为免吓怕外商,陈茂波已否决开征多项新税,但要紧缩政府开支而又不影响基层民生,令政府可节流的空间不多,只能通过发债换取时间,等待经济好转,财赤便有望减少,甚或消失。

陈茂波日前与来港考察调研的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会晤后,被传媒问及中央有否指示或任何援港措施时,指香港当前出现的赤字,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在疫情时和之后所遇到的情况相若,而港府一向审慎理财,就收支平衡定下目标。言下之意,当前财赤是全球普遍问题,世界各国均以发债应对财赤,面对这个新形势,香港可适当举债纾解财困。

环顾世界各地,日本政府的债务佔GDP比重最大,多达255%,其次依序为希腊(168%)、新加坡(168%)、意大利(144%)、美国(123%),至于香港则约为6%,有条件进一步发债。陈茂波早在去年曾表示,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可增至10%。

恪守量入为出原则加紧节流

即使香港有条件增加发债金额,但问题是目前是否发债最佳时机?在美国联储局放风息口已见顶,今年下半年有望减息3次合共0.75厘,港府若在储局未启动减息前便发债,可能要多付0.75厘利息成本,理论上并非合适时机,但在库房缺水下,港府恐怕别无选择。市民买债,往往会将债息跟银行定存息率作比较,在目前1年定存息率跌破4厘,港府若将保底债息定在4厘以上,债券才有一定吸引力。毕竟发债是一把双刃剑,发债的息率越高,越有吸引力,但代价是政府要支付较高昂的成本。

不过,发债并非正规收入,其实是通过负债增加现金流,令帐面上即时变成“收入”,从而推低帐面赤字金额,但第二年便要支付债息,当债券到期时更要支付本金和债息,在帐面上均成为支出。因此,港府不能长期倚赖发债度日,否则很容易像美国、欧洲和日本般越借越多。最王道方法仍是坚守量入为出、应使则使的理财原则,一方面检视究竟那些政府经常开支有削减的空间、能否透过公共服务全面电子化提升行政效率来精简公务员人手编制;另方面加快推动创科发展,用科技来带动本地制造业,让香港经济产业升级转型,成为未来经济增长新引擎,重返高增长日子。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