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车企减价战背后,传统外资品牌客户流失,电动车买家为何后悔?

2024-03-14 13:54

内地车企价格战持续,今年至少有9家宣布不同程度的减价措施,其中龙头比亚迪(1211)上月就有两款新车大幅减价两成,并主攻原本由燃油车企所掌控的10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下市场;不过,麦肯锡发布2024年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指出,超过八成消费者指价格战对自身买车决策未有积极作用,尤其是10万元以下车型甚至会带来得不偿失的效果。

内地车企减价战背后

价格战展开 无阻车主升级需求

综合内媒报道,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中国区汽车咨询业务负责人管鸣宇接受指出,中国车市正经历结构转型阶段,中国品牌市占率在3年间暴增20%,期内价格调整是每位市场参与者为取得市占率所利用的重要手段。他又提到,“汽车业的上半场是资格赛,下半场是淘汰赛,现在淘汰赛已经打响”。

不过,价格战并未影响到中国消费者对于车型升级的需求,其中购买15万元以下车款的消费者,再购车款升级的比例超过一半。麦肯锡报告指出,消费者在疫情后的买车热情和信心相对获得恢复,加上车企不断推出极具竞争力的新款智能电动车型,令消费者的注意力不断向高价车型转移。

48%人不愿为外资品牌付溢价

报告又指,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透过智能化等技术优势成功赢得消费者青睐,当中包括更先进的自动驾驶功能和智能座位体验,令传统外资高端品牌车主正以近乎“单向流动”的形式转向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至于选择外资传统品牌的消费者,核心原因在于品牌效应,认为质量较可靠及折扣后的价格非常吸引,并担心新势力有倒闭风险。数据显示,48%的受访者不愿意为外资品牌支付溢价,较去年的43%为高;即使是愿意支付溢价的消费者,亦仅有3%能接受高于中国高端品牌售价20%的溢价。

比亚迪获青睐 拥有鲜明优势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对此表示,越来越多自主品牌已受到消费者青睐,尤其是比亚迪,许多人认为其在新能源领域已成为Tesla以外第二个代名词,而且这两家车企都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深度的垂直整合。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彭波亦表示,目前电动车行业智能化仍处于发展初期,因此具备垂直整合能力能在市场获得优势,但当行业规模再成熟时,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不同企业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策略。

新能源汽车接受度首现下滑

然而,报告发现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首次出现下滑。去年有22%车主表示后悔购买了纯电动车,并指购买下一辆车时将不再考虑新能源汽车,有关比例较2022年时的3%大幅增加。其中三、四线城市的电动车车主“反悔率”更高达54%,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车主的10%。

方寅亮解释,“后悔率”飙升在于三、四线城市充电设施建设不足,导致消费者在补能体验上出现不满,同时反映有关配套建设需要进一步发展。中国电动汽车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则显示,截至2月底,内地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前十的省市主要为经济发达地区,包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湖北、北京、安徽、河南和四川。

中国汽车出口仍处“婴儿期”

麦肯锡又提到,在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充电桩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增长,只有新能源汽车补能体验提升,才能支持新能源汽车销量进一步增长。

对于中国汽车出口,管鸣宇就认为,从每个地区的车企及其目标市场份额来看,中国车企目前还处于“婴儿期”,预期未来3年将是决定期,通过这3年考验的公司,将真正成为世界领先的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