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蜱虫病人传人致命率达15%!被咬忌徒手拔?医生教1招处理

2024-03-21 14:25

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于本月19日公布,在日本国内发现首宗人传人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又称为蜱虫病,SFTS),感染者是一名20多岁的男子,发病前曾接触同样患有蜱虫病的患者。 有专家指,蜱虫病可引发破伤风,死亡率更高达15%。 有医生提醒,若不幸被蜱虫咬,切忌徒手拔除,建议用1个方法移除,以保安全。

人传人蜱虫病

日本出现首宗人传人蜱虫病 患者为20岁男子

综合日媒报道,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的报告指,2023年4月有一名90多岁男性因厌食、发烧、行动困难到医院求医,并于3日后死亡。 当时负责为患者检查的是一名20多岁男医生,他在首次接触患者的11日后出现发烧症状,其后确诊蜱虫病。 经检查后发现,男医生与患者体内的病毒是同一基因,确认为人传人感染。

报告指,该名男医生起初为患者检查,只佩戴口罩并未戴手套;患者去世后,医生拔出留在患者体内的导管和缝合伤口时,虽然有戴口罩及手套,但未有配戴护目镜,怀疑因此受感染。 经过医生和患者体内的病毒序列比对后。 医生其后接受医学观察,目前身体状况已逐渐恢复。

被蜱虫咬会致命?死亡率高达15%

根据台湾疾病管制署资料,蜱虫会引起如莱姆病之外,亦有可能会出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SFTS),少数的重症患者更会因此死亡,致死率约5至15%,而症状如下:

  1. 发烧

  2. 恶心

  3. 呕吐

  4. 腹泻

  5. 头痛

  6. 肌肉痛

  7. 淋巴肿大

根据香港卫生署资料,经蜱虫叮咬亦有可能会造成蜱传脑炎,大约三分之二的受感染者没有病征,而出现病征的病人,通常病情较轻,会出现持续数天出现发热症状、头痛、肌肉疼痛、疲倦。 有三分之二的病人其后会完全康复,但有些病人会进入第二阶段,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脊髓炎。

夏天多蜱虫 医生讲解蜱虫特征/出没地点/被咬症状

急症科医生翁梓华曾在其Facebook专页指,夏天是蜱虫出没的高峰期,不少市民进行户外活动,都会面临着硬蜱咬伤的风险。 翁医生讲解蜱虫特征、出没地点,以及被叮咬后会出现的症状:

蜱虫习性、特征、出没地点

蜱虫喜欢生长在潮湿阴凉的环境中,例如山区、森林。

蜱虫体型大约是0.1至0.15厘米左右,成虫可长至0.5厘米,在春夏季节最为活跃,因此喜欢户外活动的人很容易遭遇蜱虫咬伤。

被蜱虫叮咬情况及症状

蜱虫咬人时,会分泌麻醉剂,使人难以察觉咬伤。

蜱虫常黏附在不容易被摩擦到皮肤上,例如发际线、腋下、鼠蹊部、腰部。

被蜱虫咬伤后,它还能长时间地黏附在皮肤上,长达24小时以上,吸取人体血液,体型愈吸愈大。

蜱虫口器亦因此演化出特殊机制,除了是螺旋形外,亦会在咬伤的部位分泌黏液凝固。

被蜱虫咬勿徒手拔出 医生解释2大原因

翁医生指出,不能随便强行拔除蜱虫,否则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2大原因如下:

蜱虫口器会黏实皮肤,强行拔出可能会导致口器残留在皮肤中,反而制造出一个直接对外的通道,而引发后续感染。

徒手拔除蜱虫时会挤压它们的身体,硬蜱体内常会有钩端螺旋体的病原体,可能会将细菌和其他病原体注入人体血液。

蜱虫紧咬皮肤如何移除?医生教1招处理

翁梓华医生表示,被蜱虫咬的24小时以内移除感染机率是相对较低,应尽快安全和正确地将硬蜱移除,解决方法如下:

医生教处理蜱虫方法1 步骤1:最好使用专用的“硬蜱移除器”自行移除

医生教处理蜱虫方法1 步骤2:拔除后,建议到急症室打破伤风疫针

医生教处理蜱虫方法1 步骤3:服用预防性抗生素,以便有效避免莱姆病

医生教处理蜱虫方法2 到急症室向医护人员求助

医生教处理蜱虫方法2 到急症室向医护人员求助

医生教处理蜱虫方法3 使用“有齿镊”

医生教处理蜱虫方法3 家用的镊多为“无齿镊”,不太适合,要使用“有齿镊”

医生教处理蜱虫方法3 使用“有齿镊”,但要小心有齿镊较锋利,仍有可能令口器留在身上。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