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文物修复师延传文化历史故事

2024-03-28 11:21

文物展上展示的一件件古稀珍品,明明已历尽岁月风霜,却偏偏“风采”不减,靠的,就是背后那一双双修复巧手。现正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办的《乐藏与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批受赠藏品展》,展出约100件私人捐赠的珍藏品,涵盖金属、书画、家具、宗教艺术及陶瓷类文物,年代跨越新石器时代至21世纪。

FEA022P03280324 copy

▲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钟表修复组的组长亓昊楠。

FEA022P01280324 copy

▲文物修复师犹如文物医生,工作时需要全神贯注。

FEA022P04280324 copy

▲文物修复旨在保护文物,连一根螺丝也需要珍而重之。

当中的两件奇珍,分别是16世纪明朝黑漆嵌螺钿“花卉盆景图平头案”及约1900年法国制的“火车头式钟”,展出前馆方便特意由北京故宫博物院邀来两位文物修复师,与香港故宫团队合作进行展前修复工作。

闵俊嵘及亓昊楠从事文物修复十多年,二人分别从漆工艺专业及机械自动化专业毕业后,辗转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工作。对外界而言,文物修复工作看来沉闷,他们却甘之如饴,“文物修复是一份很特别的工作,接触到的每件文物都有其独特的故事,而每次修复的部分不同,都是一种挑战,当看到它们能在我手上‘复活’,那种满足感是不能言喻的。”来港负责修复火车头式钟的亓昊楠称。文物修复师犹如“文物医生”,旨在保护文物而非改造,连一根螺丝也要设法“救活”,“如修复钟表,要把所有零件拆开再回复其原本运作,零件有问题要尽量修复,不能由新的取代。”

亓昊楠直言工作要求十分仔细。 负责修复花卉盆景图平头案的闵俊嵘补充,“文物多数曾被修复过,我们要尊重前人做过的工作,很多时会先用仪器检测及鉴定后才进行修复”。二人今次首次来港与香港修复团队合作,大赞本地修复人员在事前准备工作上做得充足,“例如起草修复方案时会先做好历史研究,且中、英文并茂。”配合先进科技仪器,能更有效进行修复工作。

近年不少地方对文物修复人才求才若渴,他们亦鼓励年轻人入行,并最好具备一些条件,“修复过程很多时都一个人工作,需要抵得住寂寞,有耐性、灵性及灵活性。”亓昊楠称。闵俊嵘则认为要不断进修,提升个人专业。

FEA022P02280324 copy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品修复主任梁嘉放(右)与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漆器修复组组长闵俊嵘(左)。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近年也积极培训文物修复师,说到入行门槛,博物馆藏品修复主任梁嘉放表示,曾修读历史、文学或美术学科者都适合,若具备博物馆学知识更好,另因涉及检测及各种化学实验,化学系毕业生也是他们考虑之列。

《乐藏与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批受赠藏品展》

日期:即日至2025年3月31日

查询:www.hkpm.org.hk

文:洪白岚 图:何健勇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