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回不去了!大企业哀号“碳费独步全球” 恐自断筋脉

2024-04-02 10:53

最近全台最重要的工商团体大老们都很忙,电费大涨已“回不去了”,他们将目光放在台湾“独步全球的碳费”,不同行业难得“联合上书”,除了希望不要“自断筋脉”、还要围堵从外引入台湾的劣质“碳泄漏”危机,盼望520前让准“总统”赖清德团队听见,争取转圜余地。

“政府再不作为,将让台产水泥业面临生死存亡困境。”除了水泥公会,包括工业总会、工商协进会、电电公会、三三会等工商团体们近来不约而同大声疾呼,希望碳费及碳税开征与国际接轨,或者暂缓实施。

国际社会以2050年“净零排放”为目标,推出各种减碳措施,排放的二氧化碳视为商品制定价格,即碳定价,透过碳费、碳税及碳交易移转等机制,达到减碳目标。台湾去年施行“气候变迁因应法”将2050净零目标入法,碳费预计今年开征、明年收费,主管机关为环境部门,碳交易所去年8月成立,碳税则在财政部研议中。

各国减碳进程中,欧盟推“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以进口商为主,美国“碳污染减少目标”(CCA)则以进口商及岛内制造商为主,征收碳关税,台湾无碳关税,而是向岛内制造商开征碳费,可说是全球独步。

不过,原定今年第1季出炉的碳费费率确定“难产”,毕竟业界盼每吨100元、政府想收300元、环保团体则喊500元,完全没共识。至于“台版CBAM”(碳边境调整机制)仍未定案,环境部门在3月15日、26日举行两场碳费审议委员会,理由是“以现行规定要设计碳关税难度很高”。

碳费费率审议会

▲环境部门3月15日举行台湾首次的碳费费率审议会。中时资料照

“碳费费率可能要1、2个月才会出炉;未来必然会从碳费转向碳税, 2030年开始推动碳税是不错的时间点。”环境部门负责人薛富盛3月27日在“立法院”被质询时表示,尽管进度落后,但碳费仍维持今年开征、明年收费,不过原先计划从2024年1月1日开始计算,不排除往后调整。

代表台湾159个工会的工业总会表示,以伦敦政经学院评估碳费的影响,若每吨收300元,会减损一年GDP的0.32%、物价上涨0.62%,碳排及用电多的产业恐成本增加而被迫减产或解雇员工,疾呼“课征碳费议题须提高到行政院层级研商,并与产业充分沟通协调,各界未取得共识前不能贸然实施”。

“首批碳费征收对象包含电力、钢铁、水泥、石化业、半导体、与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业等制造业,估计吨数超过1.1亿,如果每吨300元,就是三百多亿,这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不是小数字,对景气与竞争力势必有影响”身为业界最早表态“支持碳有价”的,就属台泥董事长张安平,然而他再度亲上火线,指出政府边关不设防,“将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张安平表示,“目前政府对进口水泥无须申报碳排,也不用缴纳代金,对本土业者相当不公平。”

而可能被列入首批碳费征收的512家“排碳大户”中,冲击最大的莫过于水泥业。水泥公会的数据显示,各国多将水泥视为国防及民生建设重要战略物资,因此全球水泥生产近98%用于内需市场,台湾却不一样,进口水泥及熟料占岛内消耗比重已由2013年的11.26%上升至2023年的24.83%,主要就是“被低价倾销”。

“台湾进口最多的水泥来自哪里?是东南亚!”水泥公会的数据显示,台湾前三大水泥加熟料进口国家为越南的50.9%、印尼的25.69%、以及泰国的11.62%,这些国家都没有碳税与碳费。

台泥估计,若只对本土业者收碳费,却放任岛外无须支付任何碳成本的水泥与熟料销往台湾,将为台湾每年增加约一个直辖市的碳排量。“碳在空气飘散、也没有疆界,若没有配套的碳边境机制,会让更多成本较低的高碳排商品倾销台湾,反而造成‘碳泄漏’的破口。”亚泥总经理李坤炎向CTWANT记者解释。

业者向CTWANT记者透露,台湾本土业者兢兢业业做高品质、促使产业链走低碳,甚至可进军欧洲市场,但进口水泥每吨比本土便宜600元,不用付关税和碳费,也没人去查他的含量和碳排放,“讲直接一点,发展中国家做出来的水泥品质一定跟我们不一样。”

“如果碳费再加上去,那简直难以竞争,毕竟一般民众花大钱买房子,不会去询问用的是哪国水泥,但水泥的强度与品质不足,可能过一阵子才被发现、已经很难补救。”某营造厂员工坦言,“有时叫不到料,就换进口水泥,但明显成果不同,出现很多孔隙”。

“这实在不合理,政府的工作应该是保护自家产业,但我们出去有关税,外来者却不用管碳排放,难道减碳是只有台湾要负责的嘛!”另一传产大老向CTWANT记者表示,“我们跟(经济部)产发署说过了,但他们说碳费是环境部门主导的,然后收税又是财政部的事。”语气间充满了无奈。

4月才刚涨电价平均11%,各行各业成本随之提高,而碳费碳税付完后,出口到外国还要再付该国碳税,简直是被扒了多层皮,如果转嫁到下游,“可能导致‘绿色通膨’,影响产业竞争力。”台玻董事长林伯丰向CTWANT记者说。

“看来是要等520后再解决了,”不愿具名的业者表示,“不过这也可能是转机,就看赖清德新团队对这个议题的看法了。”

来源:中时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