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李豫生不逢时

2024-04-05 10:32

身为唐玄宗嫡长皇孙,少年的李豫享尽盛世荣华,15岁时封为广平王。然而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大唐盛世戛然而止。

唐玄宗仓惶奔蜀,从此28岁的李豫结束了高贵的皇子生活,随父亲李亨北上灵武。李亨即位后,李豫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帅郭子仪、李光弼等与叛军作战,成为平定叛乱的核心人物之一。

公元757年9月,李豫任平叛大军正副元帅,郭子仪为中军、联合回纥军共计15万人,在长安沣水之东的香积寺以北与10万叛军展开决战,唐军大胜,沦陷15个月的京师长安,终于收复。一个月后,李豫率军收复东部洛阳,这次两京重回大唐,李豫立下卓越战功。公元758年5月,被立为皇太子。

公元762年,35岁的太子李豫在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等人拥立下继承皇位,成为李唐王朝皇帝中第一个由宦官拥立的帝王。李辅国昔日因拥立肃宗即位,备受宠信,掌握禁军兵权,此时有依仗拥立代宗之功,日益骄横。甚至对李豫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面对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宦官李辅国,李豫採取捧杀战略,尊称李辅国为尚父,任命他为司空兼中书令,李辅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继赵高之后第二个出任宰相的宦官。很快在权力的诱惑下,李辅国阵营出现了裂痕。

这个人叫程元振,早在唐肃宗执政时便担任内射生使,掌握一支神射手部队,曾是李辅国的心腹,李豫决定用程元振来制衡李辅国,以宦官制宦官。两个月后在笼络程元振和得到大多数禁军将领支持的条件下,李豫突然下诏解除了李辅国的兵权,迁居宫外,并指使人将他刺杀。曾经叱诧风云的一代宦臣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踏上了黄泉路。

公元763年,史朝义败亡,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宣告终结,李豫终于完成了唐肃宗未尽的事业,天下百姓欢呼雀跃,李豫也充满了激动、欣慰和喜悦。

然而,李豫招降了安史叛将,鉴于当时困窘的政治、军事格局,不得不瓜分河北地授叛将,对安史旧及亲族,一律不加追究,于是藩镇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公元763年10月,吐蕃集结吐谷浑、党项、氐、羌共20万重兵向唐朝发起大规模进攻,边境守将频频告急,可是得宠擅权的程元振却置若罔闻,既不上奏天子,也不发御敌。直到吐蕃大军逼近长安,李豫和文武百官才惊闻敌寇入侵的消息,李豫只好仓皇逃奔陝州。

李豫紧急启用郭子仪集结溃逃的散兵、徵调武关的部队发起反攻。敌军虽然退去,长安也已收复,朝中大臣群起上书,要求惩治程元振。但仁厚的李豫因程元振诛李辅国有功不忍杀他,只消除了他的官爵,将其遣回原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场新的叛乱又爆发了。

广德二年(西元764年正月),曾经追随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立下赫赫战功的僕固怀恩,在河东拉起了反旗。郭子仪上演“单骑盟回纥”的一幕,最终唐回握手言和,成为中国历史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战例。

陪伴著内忧外患的大唐帝国步履蹒跚的走过17度春秋后,心力交瘁的代宗李豫病倒了。在病榻上怀想著开元盛世的繁华与荣光,李豫的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悲凉。公元779年6月,李豫驾崩,终年53岁。

唐代宗李豫在位18年,登基除奸、荡平馀孽、抵御吐蕃、改革漕运、盐政,政绩可谓不小。然而由于顾及吐蕃乘虚入侵,无可奈何的李豫,对安史降将採取了姑息政策,最终造成地方藩镇割据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