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 中国解开拉丁美洲的“意大利面碗效应”

2024-04-05 20:31

美媒《外交官》4月2日文章,中国与美洲区域组织接触,以创新方式扩大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文章报道如下:

现时,南美洲国家在制定国际和区域治理理念和规范发挥重要作用。自独立战争以来,美洲领导人一直在寻求发展集体治理机制。然而,不同的偏好、意识形态分裂和领导风格迥异,该地区不能就相关政策规范达成一致。

这就形成一个地区中不同国家为了相同目的参与不同的协定,犹如碗里的意大利面条,一根根地绞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这种现象贸易专家称为“意大利面碗”现象或效应。

尽管专家们对设立如此多的地区组织表示担忧,甚至称其“毫无意义”。然而中国找到一种方法来解决这种“杂乱无章”的现象,逐渐引导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中国一直寻求加深与美洲国家的接触。过去20年来,中国与该地区的贸易呈指数级增长。与此同时,中国还寻求通过区域组织与这些国家进行交流。1994年,中国成为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ALADI) 的观察员,开始寻求参与其中区域机构。如今,中国是美洲开发银行和加勒比开发银行这两个区域组织的成员,也是六个组织的常任观察员,中国积极参与另外十一个组织的活动。

虽然“意大利面碗”现象一词通常用于围绕重叠贸易协定,但在美洲,该术语更适合讨论区域治理。区域组织体系复杂,成员资格和任务重叠,造成难以协调贸易议程的问题。现时,美洲地区有30 多个区域组织、论坛和倡议。如此庞大的组织数量给区域治理带来各种挑战。

由于组织数量众多且职责重叠,各国在寻找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论坛、倡议的同时,很难避免与该区域的其他协定产生冲突,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有争议的多边主义”,它削弱了区域和国际组织追究成员责任或执行多边治理的能力。

美洲地区复杂的区域组织网络为中国参与该地区事务提供了空间。早期与地区组织接触,是中国在没有外交承认的情况下与地区互动的重要方式。它还允许中国参与美国不参加(至少不发挥正式作用)的多个论坛,以增加其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中国通过包括美国在内的各种组织进行接触,以展示其对该地区的承诺。这些行动使中国加深与该地区的联系,并在关键领域获得了额外的经济优势。

虽然区域组织的“意大利面碗效应”为中国参与该地区创造独特的机会,但它也有弊端。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组织的混合给中国的参与和接受中国带来了挑战,也为各国对抗中国的影响力提供多种渠道。事实上,美国一直批评中国在该地区的作用,并对中国参与该区域组织表示担忧,特别是通过美洲开发银行,美国目前正在考虑立法限制中国的影响力。然而,中国已经建立一个关键机制来处理美洲地区组织支离破碎的网络: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共同组建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

2015年1月中拉论坛首次召开时,中国创建了一个参与的主要机制,并围绕其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目标。其中一个关键要素,是将不同领域的子论坛聚集在一起,使中国能够与该地区不同的政府、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参与者进行接触。其中还包括科技、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专题合作。虽然论坛本身是美洲各国领导人与中国同行接触的平台,但该论坛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它将中国在该地区的多边参与简化为单一的可识别渠道。

中国与美洲地区组织的多管齐下接触使得中国能够以创新的方式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沟通交流,并扩大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这引起了美国决策者越来越多的担忧。尽管西半球的区域治理一直面临挑战,但中国的存在以及美国对中国角色的担忧可能会使美洲间合作进一步复杂化。

应对美洲面临的挑战需要多边和区域解决方案。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美国的领导人应该寻求能够在西半球范围内更广泛、更精简的合作的机制,正如中国寻求发展机制与该地区进行的接触。

编译/迪巴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