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共生,但城市发展令人逐渐忘却两者的关系。为重新筑起连结,艺术家方韵芝踏入稻田,加入“大地予我”复育本地稻米的项目,与团队栽培出新的港产丝苗,唤起社会关注,更利用科学数据谱写香港稻米的历史。透过种稻,她看到大自然的包容性,明白视野要更广阔。她形容,大米的形成是艺术品,种植及记录的过程更赋予她无限想像力和可能性,希望公众一同欣赏大自然的瑰丽。
▲“大地予我”本地稻米纪录计划计划经理、艺术家方韵芝踏入稻田,与团队栽培出新的本地丝苗,共同谱写香港稻米的历史。
春临大地,万物充满生气,方韵芝(Vangi)在稻田间穿梭;看她时而轻抚花草,时而停下脚步闻桂花香,又奔跳走过独木桥,不难察觉到艺术家的自由灵魂。
过去参与及策划无数社区艺术项目,仍甘愿离开城市,回归自然,全因细小的米粒为她带来无限的想像和可能性。今年初,复育香港传统稻米的团体“大地予我”栽培出新的“矮种丝苗”。据了解,早在2021年早荏(即上半年),团队发现了其中一株穗粒明显较大、谷壳变白的丝苗,便把它分开留种,及至同年和翌年晚荏(即下半年)再起变化,丝苗的矮化特征终于稳定维持,继而得出新的丝苗品种,而Vangi正是该项目的计划经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滔滔不绝说起与农夫及记录团队在稻田上挥洒汗水的点滴。她指,当初团队决定复育本地米,农夫走访各区向有种稻经验的人取经,再辗转联系海外种子库“寻根”,成功带回20种源自香港的稻米种子。她续说,农夫推广本地米,亦希望为各米种编写种植教学,故在开初几年反覆试验,记录禾穗的间距、形态和生长周期,“一直累积各种米的种植经验。”
▲Vangi形容,大米的形成是艺术品。
科学数据谱写本地稻米历史
前年,“大地予我”检视过去工作,思考如何继往开来,并从已建立的人脉网络 手,与几位有生物学背景的友好一拍即合,开始绘画稻米结构图,尝试以科学的方式,谱写本地稻米历史。Vangi坦言,香港有关米的资料和数据少之又少,若每周观察稻米成长并记录,可在每造米取得约1.5万笔资料,经分析整合上载至互联网,供下一代参考,“期望透过现时工作,补充前人未有写下的东西,也希望后人用到相关数据,互相呼应。”
▲团队近日完成插秧,稻田充满朝气。
除了学会种稻,她更发掘到自己跟大自然的连系。Vangi笑言,小时候居于九龙,家中不会种植,中学修读理科但仍一知半解,不存在什么与农地结下不解之缘的因果故事,而对郊外的唯一印象,都是由其母亲转述得来,“她曾带我回乡居住,有张相见到我个肚胀卜卜,因为吃东西不干净,满肚子都是虫。”驱使她走入乡郊,源于约10年前参与一个有关处理剩食的项目,初步接触天台种植,才开始思考永续发展及万物的关联。
她忆述,当时了解到城市种植必须有良好的基建条件和资源,项目在城市边陲设立社区农场,尝试消化区内剩食。她直言,该内循环的概念“好正”,更到过台湾考察农地,“把要堆填的东西放入乡郊,或许已成为泥土的养分,而这是可持续性的。”她从此明瞭,泥土的容纳空间很大,城市发展也有其他可能性。
种米学做人 构成是艺术
此外,Vangi直言“种米学做人”。她举例,杂草跟禾草都是禾本科作物,形态相近但有特征可以辨别,惟前者随时间生长得越来越似后者,“这是杂草的‘生存策略’,越似禾草便越有机会留下。”团队过去举办教学活动,都会邀请参加者除杂草,“人类会把看起来不像禾草的植物拔除,若然相似,就会花更多时间,或许有时会看漏眼,但全都是人类挑选的过程。”她指,没想到能够从科学角度说明“人择”的过程,而这也是日常会应用到的哲理。
▲团队希望本地米能加强社会跟乡郊的连结。
她续说,植物和人类不同,即使一造米只有3至6个月生长周期,其生命正孕育下一造米,再通过后代不断演变,但人类主要看个人发展,未必会放眼看整体的视野,“这些都是我在田中慢慢学习到的东西。”
Vangi分享,自己喜欢向人展示一幅大米被放大的图片,“不知可否形容为上帝的创造,粒米好靓,而它从何来,就是浸种、插秧、生长几个月、抽水灌浆至这种形态……对我而言,它的构成已是艺术。”不止大米,在她眼中,整个种植和记录的过程都格外“漂亮”,因为每一步都印证了团队的努力与成长,“我每造都很期待记录主任编制出图表,展现米种在高度及生长形态上的变化;那些东西看起来很简单,但图表背后可能包含3000项数据。”
对任何事物保持想像力
她雀跃地指,一直希望和更多人分享这件令她向往的“美事”,过程亦赋予她无限的想像力和可能性,“它包括了种植、工艺、科学数据、公众参与等多项元素,充满包容性。”她续说,项目让公众构建与稻米的关系,再思考跟自然环境、城市生活和发展的关联,一环扣一环,希望众人对稻米有各自的想像,“如果我们愿意想像,便可以从一颗米发展出无限大。”
▲亲身看过大自然的瑰丽,Vangi坦言,任何人都可以享受艺术。
亲身看过大自然的瑰丽,Vangi坦言,任何人都可以享受艺术,社会上有些人被动,便由她作主动,让他们可以参与和接触,“一个人要明白艺术的‘好’,必定要通过自己的经验去印证。”当本地米在石屎森林成功复育,她寄语众人,对任何事物保持想像力,“日常生活有很多微小但值得观察的事物,就如米粒跟我们亲近,背后也蕴藏历史和科学等部分,这些都是我们对于稻米的想像。”
从日本艺术祭获灵感 开展“大地予我”项目
开展“大地予我”项目的契机,源自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当地人把艺术带入人口老化的乡郊地方,重新连结社会,为团队带来启发。
▲Vangi形容,整个种植和记录的过程都格外“漂亮”,因其印证了团队的努力与成长。
2015年,项目团队首次赴日,以外地人身份参与艺术祭,了解艺术如何连结人,令社会更有生气。据了解,“越后妻有”是位于新潟县的偏远乡村,当年村内年轻人陆续投身社会,余下长者留守,在外界看起来是一个颇为压抑的社区。有艺术家发现此问题,便尝试用艺术的方法,令城市人有原因重回乡郊。他们利用田野空间,做大型装置艺术或放置艺术品,吸引外来游客进入社区,跟区内人互动,再进一步带动生意;村内更有不同艺术家设计的旅馆,利用艺术回应社会需求。
后来,项目资助一批本地农夫到日本交流,学习当地农务的方法;香港奉行自然农法,不会刻意除杂草,接纳它们是生态的一部分,但日本着重整体性,农地除植株以外没有“多余”的东西,干净整洁。经历几年交流互相沟通,团队同样希望透过艺术和农业带出可能性,令香港人更了解本地农产品及农夫,回港后建立属于本地的项目,才有今日的成果。
网上募集“新米名” 盼成记录本地历史一部分
团队在网上公开募集“新米名”,Vangi坦言米名十分重要,能为种植本地米赋予多一层意义。
▲团队在网上公开募集新米名。
“米名好靓,令人有好多联想。”Vangi分享,前人命名的米名简单明瞭,例如较细小的“老鼠牙”、谷壳上正中有一细点的“花腰仔”、较迟开花结穗的“丝苗迟花”。至于“齐眉”,团队仍在考究背后原因,“是否稻穗的高度长至对齐眉毛而得名?改米名好难!”她续说,传闻“丝苗”味道好而成为贡品出口海外,实际定义却没有多少记录。她指,团队感恩网民一同出谋献策,现时已收集了很多米名,正努力取得共识。
助市民重新理解本地稻米
她指,大众可以透过米名了解米种,甚至追溯其源头,更进一步显示到该些农民迁徙的历史,“为何本地人当初会种米?可能有客家人移民来港,谷种对上一代人十分重要。”她举例,现时的农地前身也曾种米,邻近村民都能说出以前种过“花腰仔”,期望透过项目重新理解本地稻米的历史,找寻香港曾种植的米种是因何得名的。
Vangi补充,过去到访不同农场,发现部分农夫认为不一定要种回本地米,而内地网购平台也能买到米种,令她更坚守复育本地米的理念。她期盼,米名成为记录本地历史的一部分,令种植本地米有多一层重要意义,并藉此叙述香港本地的农业历史。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