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后期打仗不带诸葛亮

2024-04-08 13:47

刘备和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君臣组合之一,他们在三国时期共同建立了蜀汉王朝,为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而奋斗。然而,刘备在后期的战争中,却从不带著诸葛亮一起出征,而是将他留在后方。这一点,让许多人感到不解,甚至有人认为,刘备是不信任诸葛亮,或者是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所以才不愿意让他随军出战。 

其实,刘备不带诸葛亮打仗,是有着深刻的原因和考虑的。 

刘备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英雄,经常亲自领兵出征,攻取敌地,扩展疆土。而诸葛亮则是一位有卓越才能的谋士,留在国内掌管政务,保障刘备的后方,使他能够“足食足兵”,无后顾之忧。

诸葛亮的功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治理内政,整顿吏治,开发农业,增加财政,充实仓库,使蜀汉的国力得到恢复和提升;二是调动民心,广纳贤才,选拔能臣,培养后继,使蜀汉的人才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三是制定战略,观察形势,把握时机,与曹魏和孙吴周旋,使蜀汉的地位得到稳固和提高。 

诸葛亮的这些举措,为刘备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使他能够在三国的纷争中佔有一席之地,成为一代枭雄。 

而刘备每次打仗都能后顾无忧,就是因为有诸葛亮这个军师。

然而好景不长,公元219年,孙权趁关羽北伐曹魏的时机,派兵偷袭荆州,并杀死了关羽和他的儿子关平。听到这个消息后,刘备悲愤交加,发誓要与孙权决一死战,为关羽报仇。

在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不久就御驾亲征,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夷陵之战。自古帝王御驾亲征前,都会考虑好留一个十分信任且有能力的人坐镇后方,诸葛亮就是刘备的最佳选择。

刘备担心他走后,会造成西川首府“成都”的空虚,诸葛亮再不在西川的话,西川势必会引发战乱。果然,西川本土势力趁刘备伐吴之机,发动了一系列的叛乱和暗杀。幸而诸葛亮反应快,立即採取了果断的措施,派遣马谡、李恢等人,镇压了各地的叛乱,斩杀了刘循、李琰、张任等人,收复了失地,恢复了秩序。 

关羽被杀后,刘备一时“上头”,发兵打东吴。这个决定让蜀汉的官员和将领都很不满,文武百官一致认为应该先将武器对准北方的曹魏,跟东吴开战,不但会消耗国力,也会失去一个可以一起对抗曹魏的盟友。

刘备却很生气,他不听任何人的劝告,坚决要亲自带兵去打东吴。轮到诸葛亮发表意见时,他没说可以,也没说不可以,十分中立地回答了个“暂缓出兵”。但在情绪上头的刘备耳中,暂缓出兵就是反对他的命令。于是,为了不听诸葛亮在自己的耳朵边唠叨,他将诸葛亮留在了后方,自己御驾亲征去了。结果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的大军遭到了陆逊的火攻,全军覆没,损失惨重。

其实说了这么多,一千多年后的曾国藩给出了他的答案:天下大事,非一人之力可成。结合诸葛亮来说,就是仅凭诸葛亮一人的智慧,是成不了大事的。刘备就看得很清楚,诸葛亮虽然十分智慧,但他一人难挑千斤重,还是需要团队的协作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