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日前曝光本港牙科医疗问题,揭发公营牙科街症服务派筹少轮候时间长。问题主因是公营服务人手不足,僧多粥少,难以应付需求。反观私营牙医诊所无人手问题但生意淡静,公私营服务需求严重失衡。当局应探讨公私营协作模式,重新调配资源,并善用大湾区服务分流病人,以缓解公营机构压力。
审计署报告发现,本港牙科街症服务近年筹额大减一半,11间政府牙科诊所派筹数目由疫情前每年约4万个,大减一半至约2万个,这些名额主要服务公务员、退休公务员和其合资格家属,只有部分诊所抽拨少量时段开放给公众,令大批市民苦捱7个小时轮筹看牙。若转投私营牙科,动辄花费数万元,对于有经济困难的市民,尤其非长者人士,没有医疗券及关爱基金资助,实难负担,唯有继续痛住等看街症。
审计署认为须检视派筹安排,包括加强向有需要市民提供紧急牙科服务,把服务量至少回复至疫前水平。当局正设法纾缓牙科服务压力,包括透过修例为本地牙科毕业生设一年实习期,以及引入非本地培训牙医;明年起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加强向弱势社群提供紧急牙科服务;并定下额外提供现时牙科街症最少两倍名额的目标;明年还会推出青少年护齿先导计划。即便如此,在我看来,未来若不改变投放资源的政策,问题难望彻底根治。
因为归根究柢,此现象源于本港牙医人手严重不足,以及流向公营医疗体系的牙医只占少数比例。每1万人只有约3.7名牙医,远较内地及其他先进经济体系低。今年卫生署牙医空缺率已达27%,目前有至少101个空缺须填补,比前一年度大增约32.9%,流失率达12.3%。业界指公营牙科体系受移民潮及退休潮双重夹击,导致人手流失。但其实问题由来已久,源于过去数十年当局投入牙科服务的资源,与普通科医疗服务相差很远。
香港只有一间大学培训牙科生,每年仅90个学额,而毕业后晋升机会微,不少毕业生选择私人执业,以致全港2876名注册牙医,近8成在私营市场,令公营医疗系统情况更加严峻。比起牙医人手不足,公私营失衡问题更应尽快解决,政府应先做好公私营协作,与本港私营执业牙医协商,透过公私营合作或采购形式,将求诊市民分流到私营牙科诊所。
目前私营市场因欠缺竞争,收费居高不下,基层市民宁愿北上看牙。业界却怪罪北上风气,对港医造成冲击,认为当局早前推医疗券过河,将长者医疗券的适用范围扩至7间大湾区医疗机构,包括2间位于深圳的私营牙科诊所,变相鼓励市民北上看牙,令港医处境雪上加霜。
但平情而论,现时北上看牙的市民,不同以往只贪平,也看重效率和质素。随 内地经济不断发展,加上内地政府、投资者推动下,牙科水平不断提高,除了三甲医院获国家监管认可,多间连锁牙科诊所采取港式管理模式,既有香港牙医驻诊,医疗设备也很先进,服务越趋专业。工联会曾比较中山、深圳和广州的私营牙科诊所的收费水平,仅香港一半甚至3成。更重要是预约方便,轮候时间短,又越来越多保险计划涵盖大湾区医疗网络,港医受到衝击,短期内无可避免。
随着大湾区融合不断增强,本港应想想如何善用内地牙科资源。政府可考虑向内地购买服务,“分流”公务员返内地看牙医,或将部分逼切程度不高的牙科服务放在内地来进行,释出部分政府诊所名额。但前提须设立机制做好监管,确保质素,并协助成立投诉和索保机制,让北上治疗的香港市民得以放心。
要解决香港的牙科服务问题,须从根源入手,多管齐下实现突破。在做好公私营协作的同时,增加牙科生名额并提供诱因吸引毕业生加入公营体系,还可考虑引入护理员辅助机制,分担洗牙、验牙等服务。另外,推动本港牙科机构与内地机构的合作也是可以选择的便捷路径,值得思考。
蔡晋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