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厚重的书墙下,记者见到了港中大(深圳)医学院副院长徐志豪博士,徐院长受邀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来到港中大(深圳),主管医学院科研与创新和临床业务。他认为,港中大(深圳)医学院将加快中国医学人才培养的速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副院长徐志豪博士。
徐医生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担任医学教授,是麻醉及疼痛医学专家。徐院长目前也是斯坦福大学的客座教授。在谈到为何从斯坦福来到港中大(深圳)时,徐院长表示,港中大(深圳)对医学院的建设非常重视,无论是医学院硬件的建设,还是先进医疗设施的配置,支持力度都很大,投资额达到了百亿的规模。例如,建设中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医院的建设投资超过51亿人民币,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规划床位3,000张。“我在香港长大,大多数医院的设施都是上个世纪建造的,如今,港中大(深圳)正在爲新世纪建设医学院和医院。”徐院长说,这是吸引他来到港中大(深圳)的重要原因。
高质量的硬件只是一个优秀医学院的基础,更重要的在于人才培养。徐院长介绍,港中大(深圳)医学院的课程框架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体系,整体课程安排也符合内地国家考试的要求,同时满足香港和内地医疗体系的要求。港中大(深圳)医学院所有的考试,都有来自香港的外部考官评估,确保与香港的标准一致。
很多学生和家长都非常关心港中大(深圳)医学院的课程设置与内地医学院有何异同,徐院长表示,基础课程框架是一致的,都符合国家考试的要求。不同的是,内地医学课程设置基本上是5年,港中大(深圳)医学院的课程总共是6年,港中大(深圳)培养医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对内地和外地考试做好了准备。徐院长说,“必须为医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工具以及足够丰富的经验,使得他们能够更快地投入医疗服务,中国人口庞大,医疗需求迫切,让我们的学生尽快为国家服务,这是我们的愿景。”
徐院长举例,人工智能及手术机器人的医疗应用还属起步,但发展趋势是可预见的,十年或者二十年后,医疗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手术会像人们使用手机那样普遍。港中大(深圳)医学院在课程的早期就引入它,让学生知道人工智能及手术机器人是如何应用的,让学生尽快为未来做好准备。
很多香港学生和家长非常关心的港中大(深圳)医学院学生未来发展的问题,徐院长表示,港中大(深圳)医学院其实已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路径的选择。毕业生既可以走内地医生成长的路径,也可以通过考试而获得香港或者其他欧美国家医疗体系的执业申请。徐院长表示,港中大(深圳)目前正在与20家内地知名医院合作洽谈中,医学生在第6年便可以去这些医院实习,这样一来,毕业之后就可以提高医学生获得这些医院的住院医师职位机会。
对于未来的发展,港中大(深圳)医学院有着明确的目标。徐院长表示,除了培养更多优秀的临床医生,我们更希望培养一批临床科学家,引入一套新的医生培养标准,充分利用大湾区发展的各项优势,助力深圳成爲中国医疗改革的先行者。徐院长教授说:“我希望10年以后,西方人会用中文来学习我们的医疗技术,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先学习他们目前所拥有的技术,最终才能合二为一。”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