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港男视力模糊,患老年黄斑病变险变盲,用1疗法后终改善

2024-06-08 14:45

香港约有50万人患有老年黄斑病变,情况相当普遍。 本港一名69岁男子因视力模糊求医,确诊湿性老年黄斑病变。 眼科专科医生朱东恒接受《星岛头条》访问时指,早在2015年因为视觉现黑影而确诊湿性老年黄斑病变,期间接受第一代眼底针治疗后,病情稳定。 惟后来两度复发。 若无合适治疗方法,恐增加失明风险。 最近,该男子接受新疗法后,视力终有改善。 要避免视力永久受损,应如何治疗及预防老年黄斑病变?

69岁港男视力模糊

视力模糊求医揭患老年黄斑病变

眼科专科医生朱东恒接受《星岛头条》访问时指,今年69岁的男患者曾任视障儿童教师,早在2003年接受眼科检查时,已发现左眼视网膜有结痂现象,看横线时会扭曲变形,不过当时未有多加留意。

到了2015年,他的视力变得模糊,并出现黑影、视觉失立体感,无法如以前般打羽毛球、乒乓球,甚至连下楼梯亦会踏错脚。 他深感不妙,于是再接受眼科检查,当时医生检查后直言病情严重,最终证实该男子患上湿性老年黄斑病变。

湿性老年黄斑病两度复发出现血水囊险变盲

为治疗湿性老年黄斑病变,该男子主在私家诊所接受了3针眼底针治疗,其后转介至公立医院继续跟进,病情一直稳定。 惟在2018年,湿性老年黄斑病变病情再度复发,他在公立医院再注射了3针眼底针后,病情虽然转趋稳定,但视力难如以往般清晰,只好继续定期到公立医院覆诊监察病情。

直至2023年,该男子发现左眼视力的黑影不断扩大,到公立医院覆诊时亦证实他的湿性老年黄斑病变病情再次恶化,需要再接受眼底针注射治疗。 不过,由于公院轮候需时,因此他在同年10月转向私家诊所求医。 朱东恒医生指出,若黄斑区已出现结痂情况,视力将会永久受损。

注射新药后血水囊消退视力终获改善

针对该男子的情况,朱医生当时首先再为他安排接受第一代眼底针治疗。在完成3针疗程后,黄斑区中央区域的血水囊虽大幅减少,但仍然留有3个细小的血水囊,同时黄斑区的左右两边边缘区域仍各有一个血水囊。

为了尝试得到更进一步的治疗效果,该男子决定接受新一代双抗眼内注射药物,并在今年先后完成共4针的新药注射。 经扫瞄检查发现,最影响事主视力、位于黄斑区中央区域的3个细小的血水囊已完全消失,原本位于黄斑区左右边缘区域,亦只剩1个已大幅消退的血水囊,治疗效果显著。 该男子视力获得明显改善,接受治疗后。 不仅左眼黑影缩小,连较近的30厘米至40厘米的粗体字亦可清晰看见。

老年黄斑病变有何症状?什么人易患此病?

随着本港人口老化,老年黄斑病变将越趋普遍。朱东恒医生引述过去研究指,本港约有50万人患有老年黄斑病变。 他介绍指,老年黄斑病变是一种长者常见的眼疾,成因是视网膜内的黄斑点细胞出现退化,令患者中央视力转差,严重可致永久视力受损。

老年黄斑病变4大常见症状:

1. 视力模糊

2. 视野中心出现暗点

3. 景物扭曲变形

4. 景物变色

老年黄斑病变5大高危人士:

1. 50岁以上成人:患病风险随年龄增长上升

2. 吸烟者:患病风险比一般人高4倍

3. 长时间接触猛烈阳光者

4. “三高”人士

5. 家族遗传

老年黄斑病变干性/湿性有何分别?

老年黄斑病变可再细分成干性及湿性两种,两者症状大致类似,分别在于干性老年黄斑病变会令视力逐渐减退,而湿性老年黄斑病变则会使视力突然变差。

1. 干性老年黄斑病变

黄斑区积聚代谢物,在黄斑区部下形成玻璃疣,并逐步引致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使感光细胞复合体退化,影响患者视力,部份患者有机会恶化成湿性病变。

2. 湿性老年黄斑病变

视网膜和脉络膜受到不同的发炎因子影响,出现不正常的血管增生,导致渗漏和出血,这些血水会在黄斑区形成水囊,破坏感光细胞以及结痂,造成患者视力减退。在大约50万本港老年黄斑病变个案中,约有10%患者属湿性老年黄斑病变。

湿性老年黄斑病变黄金治疗期是多久?

对于湿性老年黄斑病变的黄金治疗期,朱东恒医生表示,当发现自己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越快求医越好。根据英国国家健康与护理卓越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的指引,患者最好在14日内接受治疗。 如患者未获及时治疗,病情有机会令黄斑区结痂,到时患者视力将永久受损,再无任何药物或治疗可补救。

朱东恒医生又指,目前治疗老年黄斑病变的主流方法为在患者眼内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这方法又称黄斑针或眼底针,以减少患者的视网膜和脉络膜形成病理性新生血管,亦可减低血管渗漏及出血,起始疗程至少需打3针,每隔1个月打一针,其后再根据病情作每隔1-3个月注射作维持治疗。 只要治疗及时,大部分患者的视力都会获得改善。

为何新药更有效?风险与首代“眼底针”有分别?

除了传统的第一代“眼底针”外,朱东恒医生又指目前有新一代双抗眼内注射药物,可针对患者两种发炎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生成素-2(Ang-2),理论上可更有效减少视网膜和脉络膜出现的血管增生及其导致的血管渗漏及出血。 因此,如患者在注射上一代眼底针后,治疗成效并不显著,可考虑转试新药。

此外,过往不少患者在初步考虑接受眼内注射时,也因为价钱或频繁注射而却步,导致延误诊治。有研究显示,使用“双抗眼内注射药物”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约8成个案可以延长至每3至4个月才注射一针,从而减少注射、覆诊次数及时间,纾缓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患者带来多一种选择。

至于风险方面,朱东恒医生表示,新药与传统“眼底针”一样,注射后有机会导致眼球受细菌感染、眼球内部出血、发炎或视网膜脱落,不过这些情况其实十分罕见,此外这类治疗亦有机会令白内障的“变熟”速度稍微加快。

不过,朱东恒医生坦言,由于湿性黄斑病变本身极难断尾,即使接受新药治疗,其药效亦只能协助稳定病情。患者仍需定期复诊,当再有复发迹象时,患者仍需要接受注射治疗。若任由病情恶化,患者视力最终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耗。

如何预防老年黄斑病变?外出宜戴太阳眼镜?

要预防老年黄斑病变,朱东恒医生指出外出活动时宜佩戴具过滤紫外线功能的太阳眼镜,因为有研究发现,紫外线可令视网膜受损,加重黄斑病变的发展。另外,吸烟人士则最好尽快戒烟,降低患病风险。

此外,在饮食上可多吃含叶黄素(例如菠菜、南瓜、蕃茄)、玉米黄素、维他命C、E的食物,少吃高饱和脂肪及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延缓黄斑退化。 另要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水平。 因为三高会导致微血管的损害,从而引发黄斑病变,并令病情恶化。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