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欧盟滥加中国车关税,中国反制要谋长远

2024-06-16 11:26

欧盟以中国政府补贴电动车为由,下月起加征中国电动车关税,欧盟今次反补贴调查过程不合理、不公平,明显怀有政治打压中国目的,对此中国须作出反制,阻止欧盟进一步打压,中国电动车业亦须加快在欧洲设厂,既绕过关税打击,为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出去开路。

继美国上月向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欧盟委员会上周并宣布在原有10%进口关税外,按“疑似获得政府援助程度”,对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分别加征17.4%、20%和38.1%关税,其他配合调查的电动车企加征关税21%,不配合调查的加征38.1%。

冯德莱恩怀打压中国政治目的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去年9月,指控中国补贴电动车,要发起调查,但调查充斥不合理、不公平。一般反补贴调查是基于当地业界投诉,然而,今次调查既无业界投诉,不少欧洲车企还表明反对加关税,凸显一向紧跟美国打压中国的冯德莱恩发起调查,并非基于经济而是怀有打压中国政治目的。

此外,调查过程刻意针对中企,漠视中国制造输欧电动车,主要来自美欧品牌,只挑选3间中国车企作重点调查,中国品牌电动车在欧洲市场只占约8%,根本难对欧洲企业构成威胁。且调查除实地核查,还详尽调查中企及其逾200间关联公司,要求提供企业机密、核心技术讯息,如电池配方等,令受查企业担心调查是为搜挖它们商业机密。欧盟最终大幅增加关税,且不同企业加幅差距甚大,欧盟对此没有给出合理解释。在在令人怀疑欧盟未审先判,调查只为罗织罪名,和刺探中国车企成功机密。

对欧盟委员会的不公平调查,中国必须作出反制。中国不想打贸易战,因为自由贸易对中国发展最有利,且大力反击,可能令欧盟对华强硬派推动更多贸易保护措施,打压中国。然而,这是一场政治斗争,中国亦不能示弱,否则欧盟鹰派将得寸进尺,亦会加大经贸胁逼中国。

对此,中国反制必须有针对性,令欧盟感受政治压力。其一,中国正筹划提高欧美大排量汽车进口关税,欧盟去年出口中国大排放量汽车,总值180亿美元,高于中国电动车出口欧洲金额,且受影响最大的将是德国车厂,可推动德国更大力反对欧盟加关税决定。

其二,中国8月将宣布欧洲白兰地反倾销调查结果,中国是欧洲白兰地重要买家,且欧洲白兰地主要产自法国,法国则是今次欧盟加电动车关税的重要支持者,中国威胁加征白兰地关税,可成与法国谈判筹码。

其三,内地业界正拟要求反补贴调查欧盟猪肉、乳制品,此举对西班牙、荷兰等影响最大,亦可让它们更重视中国反对加电动车关税意见。

中国电动车企需加快在欧建厂

中国反制行动,虽未必能驱使欧盟成员推翻加电动车关税决定,但可告诫欧盟成员,勿让欧盟委员会为助美国打压中国,损害它们利益。

除了中国政府的反制,中国电动车企业亦需应变,加快在欧洲建厂,绕过关税壁垒。中国车企比亚迪及奇瑞近月已宣布在匈牙利和西班牙设厂,两者亦正觅地点再建新厂,上汽等亦正寻找建厂地点。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波兰等欧盟成员亦正大力拉拢中国车企建厂,中国亦可以建厂作筹码,寻找盟友、反对加电动车关税。

此外,电动车业在国内竞争异常激烈,亦急需开拓海外市场,尤其海外利润比国内销售还大,如比亚迪在欧销售电动车,车价较国内高出一倍有多,但中国电动车品牌在欧洲知名度低,欧洲人还视中国货为价平质差的代名词,中企如何保证质量,尤其加强售后维修服务,满足顾客需求,扭转欧洲人对中国品牌偏见,亦是中国车企进军欧洲的重要考验。

美欧接连对中国电动车出手,无疑因其是中国出口新支柱,美欧要遏制中国电动车,亦要遏制中国发展,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中国高科技行业,可向全球扩张,挑战欧美,中国电动车抵御美欧关税的行动,亦是中国高端产业走向全球的开路先锋。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