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黄埔校庆百年,江山代有才人

2024-06-16 12:31

今年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建校百年,由于这所学校在中国军事史占有特殊地位,海内外许多相关团体,均集会庆祝这所著名的军校昔日的荣光岁月。

位于广州黄埔的陆军官校是一百年前国共合作的产物,该校的师生也是两党的精英。孙中山当年核定以“亲爱精诚”为校训,是希望由陆军官校培训中国革命军事人才,共同团结为革命的写照。黄埔精神为“牺牲、团结、负责”的精神,截至抗战结束,培养出二十万名军官。与中国旧社会的军队相比,提到带兵打仗,更着重于个人的领导统御。在中国一个世纪以前那个特殊年代,即便拥有洋枪洋炮、船坚炮利,但在抵御外侮仍然连吃败仗,甚至缺乏革命军的中心思想,随着旧式军阀的威胁利诱而倒戈。因此黄埔军校的成立,曾让人寄予厚望。

事实上,黄埔军校师生也未让人失望,先后完成东征、北伐、抗日等绩业;即使在内战时期,双方的军事指挥官也多出自这个系统。仅就抗日而言,有大量师生率领军队战死在第一线,虽然牺牲惨重,但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因此各地青年志士曾经以进黄埔为荣。如果从建立勋业及牺牲数量的对比,黄埔人不负时代的召唤,在推动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有其一席之地。

有黄埔军校校友会将它与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的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以及俄罗斯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四所军校作比较。这四校或许各自着重办校理念各异,但即使是名闻遐迩的西点军校,仍有一段时期军校教育,因旧有先辈积累的战功满足于现状,对武器日新月异的运用缺乏深刻体会,对军事以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常一无所知,经过数字校长的励精图治,才锻造出允文允武的青年,无论是在战场上的指挥以及战后的民生经济问题能有所着墨。这也使得这个涉猎甚广的军事学门日益成为一门专业的学科。

反观德国与日本,均是二战前的军事强国,虽也有其军官学校,而且战时不乏名将,然而军官缺乏了中心思想,不是对法西斯政治人物俯首听命;就是自以为是,在几场侵略战争食髓知味之后,军部失控,甚至无视国内外的压力,在多国犯下人道灭绝、罄竹难书的严重罪行。这些将校不但个人于战后受到军事审判,也将国家社会带入几乎亡国灭种的地步。时至今日,提到二战,仍是两国的阴影,其本土仍有数以万计的驻军,不能回复为正常的国家,也凸显军校人才的培养,并不仅在于效命疆场,攻城掠地,更要能关心世局,张开耳目感受到世界脉动,捍卫国家长远利益,才能带来和平。

黄埔军魂在上一个世纪如怒潮澎湃,为了国家民族而英勇付出。江山代有才人出,这面旗帜将永远高高飘扬!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