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特区政府上任已近两年,今年3月政府完成《基本法》23条立法工作,处理好宪制责任,由律政司、保安局和警务处组成的23条立法专责小组亦获选为“行政长官表扬榜”得奖队伍。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接受《星岛》专访时表示,今年落实23条立法工作,香港社会终于可以走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感到最鼓舞。他透露下阶段的重点工作,是打通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法律界的脉络,更好协助香港律师在大湾区执业,发挥自身独特优势。
▲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
大湾区发展想像空间无限 香港法律界有独特优势
张国钧指,23条立法在香港多年来断断续续,无法进行,立法工作“一锤定音”后,不论是律政司、特区政府以至整个香港社会,都可以放下心头大石,完成过去一直没有做好的宪制责任。他直言:“以后不需要不断被媒体追问,(23条)何时做、怎样做”,反之社会可集中注意力发展民生及经济建设。
回顾过去两年重点工作,张国钧表示,其负责相当多关于法律界与内地合作的范畴。他今年5月在东莞出席第三期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推介会暨内地法律实务交流对接会。张国钧透露,会上有不少律师反映现时大湾区存在3个主要的问题,当中包括缺乏大湾区法庭实战经验、大湾区九市的法律资讯零散,以及仍未掌握内地客户的具体需求。
张国钧续指,以上都会是律政司未来的重点工作方向,未来将加强香港大湾区律师实务培训。律政司亦正分别筹备与最高人民法院合作的粤港澳大湾区司法法律合作恒常对接平台、便利法律界交流的大湾区律师特定平台,以及整合粤港澳三地法律资讯的大湾区法律资讯平台。
他指,有关计划是全球独有,不能参考国外的经验,形容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重申律政司会竭尽全力做好有关工作。“由香港走出大湾区,客源是由不足800万人,跳升至超过8000万人。”他亦深信香港法律界在特定范畴具独特优势,如仲裁、商业调解、跨境法律服务等,这些法律服务需求一定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多。
香港现时有约440名大湾区执业律师,被问及当局未来会否就大湾区律师人数设目标,促进大湾区合作,张国钧直言如将人数设目标有点不设实际,但他认为现时大湾区发展的想像空间无限,鼓励符合资格的年轻律师应该去考取大湾区的资格,扩阔个人工作生涯的发展空间。
推动成立“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
律政司4月与华东政法大学签署法律交流与合作安排,被问及当局未来会否多与内地“985”、“211”工程的重点大学进行合作,张国钧表示,过去律政司一直与内地多间知名大专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政法大学合作,上周访京期间亦到北京大学,与校方相讨未来合作的事宜,他透露今年7月将会有2名来自北大法律系的学生至律政司实习,了解香港的法律制度。
他又指,去年施政报告提出,今年将设立专门办公室和专家委员会,推动成立“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善用香港中英双语普通法制度和国际化格局,定期举办法律实务课程、研讨会和国际交流,期望届时可以组成统一的平台,不论是香港、内地,以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希望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处理培训及交流事宜。
强调网上并非“法外之地”
特首李家超早前表明,传媒资讯发放已较以往改进,如问题可控就毋须再为假新闻立法。但退而求其次,现时部分国家如新加坡,也有对网络不当内容採取应对措施。被问及该如何拿捏“立法规管”与“不刻意立法”的尺度,张国钧表示网上的不当行为有很多种,当中包括诈骗、失实言论等,直言:“不要想着你在网上可以隐姓埋名,做一些非法的行为就没有人追究。”强调现时香港法例,也有针对网络上一些不当或非法行为,例如煽动相关罪行,又重申网上并非“法外之地”,律政司未来会积极地配合特区政府的政策,做好法律把关的角色。
现时有网上个别讨论区,经常批评或嘲笑特区政府的政策,部分颇为尖锐。张国钧表明,市民不支持或批评特区政府的政策去发表意见本身并不犯法,但强调“如果你(网民)的行为有煽动仇恨或推翻政权之因素,才会构成非法的行为。”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