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治理天津轶事

2024-06-25 15:00

1936年6月,察哈尔省主席张自忠担任天津市市长。他上任后,对天津市工商财政、社会福利和社会治安等各项事业都进行了整顿。从1925年到1935年,天津市经历了长达10年的萧条,经过张自忠的整顿,天津经济首次出现了增长。

1936年10月中旬,京剧大师梅兰芳抵津,与程砚秋合作举行冬赈义演,为天津慈善事业募捐。张自忠会见梅、程二人时,对他们表示感谢,因为在那时的天津确实需要赈济。

由于经济萧条,天津失业贫民很多。更有一些人由于丧失生计,转而投靠日本人,为敌所用,扰乱地方。张自忠意识到贫民问题的严重性,经过反复研究,他决定向银行借款,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解决贫民救济问题。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则分别归类,组成妇女、孤儿、残废、养老、育婴、文贫六个救济所。

张自忠的慈善举措,感染了各界,梅、程二人就是在此时来津义演。同时,天津工商界的一些实业家也开始办贫民庇寒所,收容贫民2000多人,张自忠的扶贫举措取得了成效。当时的天津《大公报》评论说:“本市路倒现象,以往冬季不可胜数,今年因当局扩大办理救济事业,且一度搜捕乞丐,故露宿者减少,路倒者亦少发现。”

作为被殖民者划分租界的城市,天津市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处于殖民者的欺压之下。但当张自忠做了市长后,他却在英租界放了“三把火”,为天津人民出了一口“恶气”。

1936年夏,在天津英租界内,发生英国巡捕殴打中国人力车夫的事件,一时间全市哗然。张自忠对人力车夫深表同情,于是下令通知英租界内数千中国人力车夫一律不许在英租界内营运。采取这一报复措施后,使英租界内交通瘫痪。英国领事馆向天津市政府交涉,请求解决。张自忠告诉英方,必须严惩殴打中国人力车夫的肇事者,并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方可解决。英国领事馆接受了张自忠提出的这个条件,这个事件才算了结。这是第“一把火”。

1936年秋,英国平和洋行出口大批羊毛,拒缴地方捐税,并声言自《辛丑合约》以来,英国商人从来不纳地方捐税。张自忠愤慨地说:“不纳捐税,不准开船。”英国领事馆派人交涉,无果而终。平和洋行只得照章纳税。自此以后,所有外商一律纳地方的税,不敢托词逃避。此乃第“二把火”。

1937年5月中旬,英国驻天津总领事馆为庆祝英王加冕典礼而举行宴会,招待驻津各国来宾。在商讨最高来宾问题时,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坚持要以最高来宾身分出席。张自忠闻讯后,义正词严地对英国领事表示:“英租界为中国领土。日军驻天津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物。国际场合,不能喧宾夺主。若以田代为最高来宾,则中国方面绝不出席。”结果,英国总领事馆不得不以张自忠为最高来宾。这是第“三把火”。

七七事变爆发后,张自忠担任北平市代理市长。他一年多的天津市长生涯,也随之结束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