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坚|公私营合作缔造土地效益,开发需基建先行

2024-07-10 14:54

香港一直奉行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经济原则,政府掌管土地供应、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善用资源,提高效率,政府一直有借用私人市场的力量,而发展商就是扮演这个重要角色,将政府的规划蓝图一一建设起来。

_KF___9

香港地产建设商会在1965年成立,快将60周年。战后香港人口大幅增加,政府于60年代开始,开始建造社区和新市镇。发展商配合政府的政策发展和蓝图,在港九新界开辟了无数新社区,兴建了超过二百万间房屋,应对社会发展的需要。由60年代初开始直至今日,香港人所津津乐道的美孚新邨、太古城、沙田第一城、海滨花园、嘉湖山庄、海怡半岛、新都城、YOHO Town,都是由发展商所兴建,为数以十万计的家庭提供居所,从而亦协助无数家庭积累财富。随着香港经济发展和转型,发展商由早期(50至70年代)参与建造大量工厂和运输基建设施,推动香港成为纺织业、玩具业等的制造业中心。至80年代香港逐渐发展为世界金融中心,我们亦参与兴建大量商业中心、大型展览馆、酒店、旅游设施、码头等等。这些项目的建设促进了香港的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为香港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官商优化合作善用土地资源

政府负责规划开辟土地资源,发展商负责收地买地起楼,官商合作各展所长,先能够有效率地将规划大纲图的概念一一实现。不但如此,政府更可透过委托发展商兴建配套设施和道路基建,从而加快兴建过程,令市民可以更快拥有完善的居所设施。以往的新市镇,包括沙田,屯门,荃湾,东涌等,都是以这个公私营合作的模式迅速发展起来,政府亦得以从卖地获取可观收入,支持各项施政支出。土地收入一直是政府收入的四大重要来源,过去二十年,土地收入占政府收入总额接近20%,再加上发展商所交的利得税与及来自物业交易的印花税,政府从房地产发展业获得的财政收入每年平均达35%,而过去十年,来自与地产有关的经济活动亦都占本地生产总值超过20%。

政府的土地房屋政策、香港的楼市的平稳发展,与香港整体的社会经济环境息息相关。目前国际经济前景不稳定、高息环境下,楼市亦不能独善其身。当楼市下调,市场前景不明朗,再加上高息环境令发展商的融资成本上升,发展商入标投地自然会加倍审慎,继而影响政府库房收入,这些经济因素,与土地政策、楼市前景环环相扣。

政府土地开发须配合交通基建

所以重点是政府须着力改善经济、民生、吸引外资和人才到香港,经济复甦,投资者对市场前景回复信心,楼市自然可以平稳发展,发展商投地的意欲亦会自然增加,政府库房收入亦可以改善。

目前,政府有多项土地发展计划,如北部都会区、启德发展计划等,要推动这些新发展区得到成果,很大程度上是建基于基建设施能否如期落实,例如交通配套、教育医疗等设施,所以政府在发展这些新地区时,必须基建先行,这不但便利市民生活,亦增强发展商投地的诱因。

所以发展商都非常支持政府最近公布两铁一路新项目,包括北环线东延线,新界东北线,以及北都公路(新界北新市镇段)。另外,我们亦欢迎政府重启启德单轨列车项目,有了交通等基建配套,对发展商投地、换地的吸引力自然更大。香港今日成为亚洲以至世界级的经济繁荣大都会,依靠几代香港人孜孜不倦在这个地方实现他们开创事业,建立家园的梦想,这个梦想需要土地承载。有地斯有财,土地之所以这样重要,是因为它的价值,是积累财富的工具。但是土地的价值亦是从人而来,它必须是吸引人心所向,人人趋之若鹜,愿意建家立业的地方。香港一直赖以成功的优势,是良好的政府,有效的施政,完善的制度,让香港人得以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得以欣欣向荣。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