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PReCIT)于《施政报告2024》公众咨询期间向特区政府提交建议书,内容涵盖碳中和城市、香港及大湾区科创发展、“一带一路”合作、生命科技健康与医疗四大主题。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前排中)、常务及学务副校黄永德教授(前排右六)、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前排左六)和星岛新闻集团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香港理工大学会计及金融学院客座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成员蔡晋博士(前排右五)。
实施全面碳审计建设碳中和城市
香港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发电及其他能源工业、运输和废弃物。为实现碳中和,PReCIT建议特区政府实施全面的碳审计措施,以追踪和管理各经济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并建议应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公司和组织设立类似的排放报告要求,确保全面覆盖香港的碳足迹。特区政府可建立集中、公开的温室气体排放平台,以报告和追踪香港的温室气体排放资料,提高企业碳排放信息透明度。
此外,PReCIT鼓励特区政府支持开发绿色氢能源和基于废弃物的生物质发电等新技术的发展,并促进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助及低息贷款等激励措施,以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发展绿氢。
▲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联同多位来自不同学系和专业的学者就施政报告提出建议。
▲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联同多位来自不同学系和专业的学者就施政报告提出建议。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中)、常务及学务副校黄永德教授(右一)、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左一)欢迎立法会议员邱达根(左二)及邓飞(右二),就理大提交的2024年《施政报告》建议书交流意见。
▲立法会议员邓飞(右)就理大提交的2024年《施政报告》建议书交流意见。
▲理工大学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
▲理工大学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
▲选举委员会界别立法会议员邓飞。
▲科技创新界别立法会议员邱达根。
联同大湾区发展创科建设智慧北部都会区
建议书指出,特区政府可制定策略,促进过渡性房屋居民融入社区,并提供以社区为本的社会服务。北部都会区可借鉴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经验,将新田科技城打造成创新枢纽,可以促进与深圳创新及科技园的合作,助推动大湾区智慧城市群的构建。此外,香港须完善低空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成立跨部门工作组,促进产业发展,并建立专注于低空运输技术研发中心,推动技术创新。同时,香港应建立统一的金融标准体系,推广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LEI)的应用,提升金融交易安全性和透明度。
促进“一带一路”合作及挽留人才
PReCIT建议特区政府应考虑财政拨款或创建平台,从而在“一带一路”国家之间以及香港和大湾区的专家之间促进知识交流、合作研究和公私合作。另外,特区政府应在建立“一带一路”政产学研联盟的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其他具体建议包括:增加“一带一路”奖学金名额并鼓励毕业生留港工作;支持香港院校在海外建立联合学生培训中心;争取将香港纳入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项目;深化与内地高校合作,鼓励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将“共创明‘Teen’计划”推广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协助解决代际贫困问题。
▲理工大学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就香港及大湾区创科发展提出建议。
提升医疗保健应对人口老化挑战
面对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挑战,香港须巩固基层医疗,PReCIT建议建立营养师注册认可机制并资助社区营养服务。同时,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未来食品研究院”,促进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将中医药纳入主流医疗保健,须加强其基础科学与和临床研究,并制定相关规范。
此外,可利用本地大学在各医疗保健学科的教研优势,加速培养医疗保健领域的高质素人才,以扩大香港医人才库,并在医院、卫生部门和社会组织多个层面加强与内地(特别是大湾区)在临床医学人才和医疗产业科技创新人才的交流和合作。
PReCIT亦建议利用新技术赋能“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包括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开发远程医疗平台,提供远端诊断、治疗建议和患者监测,并整合和匿名化相关数据,建立医疗研究数据库,向大学及科研机构进一步分析研究。另一方面,中心建议与各持份者探讨建立科学完善的全流程医药监管机制,推动试验所与大湾区以至全国共同合作构建区域临床试验协同平台,加快新药械临床应用,发展香港成为区域医药研发和生产基地。
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由多位来自不同学系和专业的学者组成,推动交叉学科政策研究。研究中心今年就施政报告提出了四方面建议,致力为香港的可持续发展及长远繁荣作出贡献。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