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行刀,篆刻艺术千载流传

2024-09-06 11:00

你是否见过这样有趣的传统艺术?仅凭一几、一石、一刀,方寸之间,朱白分明。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特有的艺术形式之一:篆刻。

篆刻作为结合书法(以篆体为主的书法字体)和镌刻(包括凿、铸、刻)制作的印章艺术,其起于春秋、战国,盛于汉,衰于魏晋,复兴于明,成熟于清。2009年,中国篆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W1b

▲小朋友正在根据印稿内容握刀刻印。

现存文字数据显示,玺印出现在人类社会中的时间较早。《汉书·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有着单独的称谓:“玺”(指在玉上进行刻制)或“鉨”(指在金属上进行刻制)。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天子之印独称“玺”,其余称“印”,“印章”一词便由此而来。后秦始皇实行书同文政策,统一整理六国篆书为小篆,其中,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汉,王莽定六书将印文称为“缪篆”,印章使用也于此时兴盛,史称秦玺汉印。

W1a

▲东坡存世书法作品上,盖印诸多。

W1c

▲秦官印“南海司空”。

W1d

▲秦咢生篆刻印章(兰泽多芳草)。

春秋战国到汉期间,篆刻(玺印)以实用功能为主。其作为交流之凭证或权力表征存在于世,只有少数的私玺(印)和图画印作观赏之用。在当时,还设有专门的铸印机构,并采用国家选拔的篆印人、铸凿工匠进行工作。据《中国篆刻史》记载,古玺(印)用途多达十一种。大到作为统治权力凭证的官玺(印)及代表个人信用凭证的私玺(印)(如秦·传国玉玺);或作为团结兄弟民族的凭证(如西汉·汉率善胡长);或向邻国表示友好的凭证(如东汉·汉倭奴国王);小则用于运送对象时的木匣封泥,防止别人拆开;或专用于殉葬(如汉·长沙丞相);或用于器物、烙木标记(如战国陶器·宋得)。由此来看,当时人们欣赏篆书,于是乐于将篆书玺(印)以多样形式使用在生活各处,而古玺(印)质朴、雄浑的风格亦为后世的文人篆刻艺术审美观铺垫了基础。

自秦汉后,篆刻受到五朝制度体系冲击,导致篆法衰微,篆刻数量锐减。在此期间,玺印使用虽受到时代影响,篆刻却在悄然间发生了质变,其功能由实用转化为欣赏,铸造亦由工人制作过渡为文人刻印。

明代中叶,时逢书画收藏、鉴赏之风蔚然兴起,从中诞生了文人篆刻艺术,至此,篆刻复步入发展高峰。

明张应文《叙书画印识》中,罗列了百枚唐、宋时用于书画上的印章,可见书画盖印已在此时形成一股社会风气,在这些印章中,私印数量占比较高,尤以米芾印章至多,如“辛卯米芾”“米芾氏印”等等。除此之外,印谱、印学文章也在此时问世,直接推动了古玺印在民间的流传。

明代篆刻作为印学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离不开文人的倡导和推动。其中,以文征明、文彭及何震为首的印人,倡导自篆自刻,并以“六书”作为篆刻艺术的准则,以汉印为宗法理论。《岭南篆刻历》记载,明代中后期,众多岭南士大夫在外地为官或讲学游历,在此期间,接触到了印学中兴的江浙文人篆刻艺术,见证了当地印学的兴起,继而使他们对自用印章的材料、篆法等有了新的审美要求。在江浙一带的岭南文人张萱、黎民表、邓玄度等人或亲自篆写印稿,或自篆自刻,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与江浙篆刻印风接步呼应。晚明活跃于广州的陈子升、朱光夜等印人也在此影响下,继承了秦汉印章的美学思想。平日裹他们互相切磋篆刻技艺,逐步形成了典雅淳朴的岭南印风,为明末清初的岭南篆刻艺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贺沁怡 图/贺沁怡 王小虎

星岛日报海外版 羊城晚报社 联合编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