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之谜:为秦始皇陪葬或他人?史书何以未记载?

2024-09-10 09:45

中国考古界最大规模的历史遗迹非秦兵马俑莫属,它也是闻名全球的超大型、年代极久远的考古宝藏。虽然经过大量人力与物力投入挖掘与研究,但目前已知的成果估计只佔整个兵马俑的一小部份,许多研究也还未解开兵马俑的历史谜团。其中最为考古学家津津乐道并引起争论的谜团有二:兵马俑是为谁陪葬?史书何以未曾记载此一超大型建筑工程?

兵马俑

▲中国考古界最大规模的历史遗迹非秦兵马俑莫属,但对于兵马俑到底是哪位皇室人物的陪葬品仍有争议。(图/新华社)

由于兵马俑规模宏大且年代久远,有些人称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在1974年几位陕西农民挖井的时候发现的,当地原就流传地下常挖出破碎的瓦片与陶俑,农民不知其然,只以“瓦爷”称呼,后来挖井时出土了更多的青铜制弓弩与大量箭头,便向村官报告,并送去临潼文化馆请人鉴定。

当时馆长赵康民知道是挖到古代器物,但由于正值文革末期,赵馆长不敢声张,只留着著自己研究。赵有个在《新华社》当记者的亲戚蔺安稳,把此事成一篇名为《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的内部参考消息,因而引起高层领导的注意,文物局也迅速派人到陕西勘察,于是兵马俑宝藏终于为世人所知。

由于不断发掘出来的兵马俑规模非常庞大,制作又极为精致,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规模与财力只有古代皇帝才配得上。由于陶俑及器物依秦制制作,因此推论是要用作秦始皇的陪葬品。

但是,有学者提出一个至今未能解释的疑问:“这么大规模的一个陪葬品,史书上为什么没有任何的记载?”司马迁的《史记》详细描述了秦始皇陵寝的内部结构,但是对兵马俑却只字未提。在此后2000多年的官史与野史上,也没有发现相关的记载,对此一疑点有学者提出不同的解释。

长期研究兵马俑的建筑学家陈景元就认为,兵马俑并非秦始皇的陪葬品,而是秦始皇爷爷的祖母(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后的陪葬品。而秦宣太后也就是前几年大陆电视剧《芈月传》的主角,一位排除万难协助儿子登基,并以太后身份把持朝政达41年的女人。

陈景元认为,兵马俑离秦始皇陵约有2公里距离,已超出陵墓设定的保护范围太远;此外,古代帝王陵墓多为南北走向,但兵马俑却在秦始皇陵东边1.5至2公里处,如此陵墓将包涵整个骊山南北麓,如此规模会过于庞大,可能性很低。

兵马俑做为秦始皇陪葬的另一个重大疑点,则是兵马俑的头饰、衣服有很多楚国风格,由于楚国是秦始皇花了极大力气征战多年后才击败的强敌,于是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说,在他的陪葬品中出现楚国服饰可能性极低。倒是秦宣太后芈月是地道的楚国人,如此可以解释何以陪葬品中会出现楚国服饰。

此外,秦代尚水德,水为黑色,其旌旗战服以黑为主,但兵马俑服色却有各种鲜艳的色彩,研究人员也据此推断陪葬墓主可能为女性。

再者,兵马俑内有许多战车,而且是木制品而非陶制品,与其他出土的弓箭枪戟一样是真实武器,而战车是春秋时代的武器,战国时已转为胡服骑射的骑兵加步战来取代笨重不实用的战车,因此兵马俑的起造年代应该是比秦始皇更早得多的年代。研究者还提到另一个细节,兵马俑战车与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要求的轮距规制不同,应该不是秦统一六国后的产物。

当然还有其他考古学家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方面兵马俑极为庞大,内容又非常丰富,加上年代久远,挖掘出土与修复过程非常繁复,后续的研究必然还会有很多新发现与新的理论,甚至推翻旧的说法。

至于兵马俑为何未见于官方史书或民间野史记载,多数的研究人员还找不到蛛丝马迹,一般推论是官方的文字记载毁于战火,尤其是焚书坑儒时期,六国的官史史籍与民间收藏付之一炬,最后项羽攻入咸阳时放火烧了阿房宫,可能连最后的官方仅存记载都无法保留。到司马迁写《史记》时,只能依赖一些遗老口述传闻与历史故事,随着年代愈行久远,秦朝的历史渐渐湮没。就像现在很多人担忧中国现代史如果不做有系统的整理,未来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也可能走上同样命运,这正是许多学者所忧心并为之奔走疾呼的主因。

来源:中时新闻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