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的都城各是什么?

2024-09-10 12:28

中国原始人最早住在洞穴中。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

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黄河流域也发现有不少原始聚落,它们渐渐发展为城市,而最大的就是君主居住的都城。

据文献记载,夏代统治的四百年间,都城曾多次迁徙,如阳城、阳翟、斟、帝丘、原、老丘、西河等,但是这些遗址现均无从寻找。

公元1975年在河南登封告成镇王城岗,考古人员发现毗连方形小城(每边长度约100米)二座,其大部夯土城墻尚可辨析。在城内夯土残基中,有数处埋葬二至七人之奠基坑,还出土了陶器及少量铜器碎片。

经碳14检测,此城建造时间距今4000±65年,相当于夏代早期。有学者认为此遗址即夏代始帝禹的都邑——阳城。

公元1979年在河南淮阳平粮台,亦发现相当于夏初(测定为4130±100年)之古城。该城平面方形,每边长185米,方位北偏东六度。夯土城墻残高3.5米,基宽13米。城内有房基十余处,部分建于土台之上,部分建于平地。屋墻已普遍使用土坯砖,砖的形状有长方形、方形及三角形多种,墻外表有的涂抹草泥。城内又发现陶水管多节及冶炼后的铜渣。

商代诸王亦多次迁都,已知者有西亳、傲、相、耿、邢、奄、殷等。现经发掘者有河南洛阳偃师县尸乡沟商城,该城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建在洛水北岸稍稍隆起的高地上。

其平面大体呈南北长之矩形,面积约190万平方米。南垣已为洛河冲毁,城内探出有城门七处。门道两侧遗有木柱洞,道下沟底铺鳞状石片,系城之排水沟。此城很可能是成汤所居的西亳。

晚商时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该遗址东西广6公里,南北长4公里,迄今尚未发现城墻。

西周初期的都城丰、镐均位于陜西西安市西北,早毁于西周末犬戎入侵之际。而地处河南洛阳的王城雒邑,建于武王立国之初,是为西周之东都,史称“成周”。及周平王东迁,乃正式奠都于此。

后因年久废弃,汉代又建河南县城于其上,原貌遂湮没难寻。但据《逸周书》记载:成周“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可见成周的面积不小。

周代都城的确切情况,目前可知系对称布局的正方形,由纵横的道路,将都城划分为相等的九个区域。宫殿居中,宫前左置祖庙,右建社稷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