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有了自己的璀璨旅途,当某一时代人们对文化的特定需求达到一定程度时,与之相对应的文化活动样式便会随之演变,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英歌的发展。
“几百年前人们怎么舞英歌已无从考究,但在近代,英歌已经有了由‘前棚’‘中棚’‘后棚’三部分构成的完整表演程序。”陈丹萍介绍道。
▲英歌舞表演者均作水浒英雄好汉装扮。钟振彬
前棚是英歌最主要的部分,即最能体现英歌特色的英歌舞部分,通过舞蹈表现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战斗豪情和英勇气概。表演者均作水浒英雄好汉装扮,画脸谱,仿真造型。领队者俗称头槌、二槌。头槌戴头盔,画红脸,挂红须扮作“秦明”或“关胜”;二槌戴头盔,画黑脸,挂黑须扮作“李逵”;作队伍前导的舞“蛇”者“时迁”,脸画黑白色蛇形,戴尖顶帽;司鼓者脸谱丹红英秀,扮作总指挥“宋江”。除特定人物作装扮造型外,其余队员均以对比鲜明的浓烈颜色重彩,头包系黄色带的红头巾,着黑色或红黄色武士服,缚绑腿,着布草鞋,英气逼人。
英歌中棚则为地方传统小戏表演。表演内容多为民间趣闻轶事,诙谐风趣,最多有十几个节目。最常演的有《佛公佛母》《洗佛》《双摇橹》《桃花过渡》等经典剧目。英歌后棚为武术表演,有拳术、器械的单打、双打、混合打,最后以“打布马”表演收场。
“现在的英歌表演,大多只剩下了前棚中英歌舞的部分。”陈丹萍告诉记者,在快节奏的当下,前棚最吸引眼球,也最能表现阳刚之气,故而越演越火,形式与内容也不断丰富。
除表演程序变化,英歌演出形式也在不断转变。从古籍中所载的“唱秧歌”“唱莺歌”,再到边舞边唱,再到现在只舞不唱,英歌舞在发展中贴合时代、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