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琪,1945年出生于普宁市泥沟村的英歌世家,受家族熏陶,5岁便开始学习英歌,14岁正式登台表演,是中板英歌代表泥沟英歌队第八代传承人,于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民间艺术师”。记者通过对话张伯琪,揭开中板英歌的迷人面纱。
▲张伯琪
张伯琪告诉记者,中板英歌最明显的特征是英歌槌,中板槌长44厘米,直径2.8厘米,介于快板和慢板之间,敲打速度也约为快板英歌的一半。中板英歌看似面临不上不下的“尴尬”处境,实则却有其独特魅力。在张伯琪看来:“中快慢英歌各有特色,快板在舞台上先声夺人、引人瞩目,慢板深度融合南拳、彰显力量,中板则介于两者之间。但是在表演中,快板英歌由于其舞动速度快,慢板英歌由于其力量感重、需要‘重拳出击’,相对来说都会更消耗体力,因此,如果是那种长时间的演出活动,中板英歌的表演就更有优势,其招式、节奏等特点使其能持续更长的时间。”
突破限制巧创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英歌舞,张伯琪一直都提倡应该创新。
1991年,中板英歌代表潮汕英歌迎来极具分量的“第一次”。这一年,张伯琪接到“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抽签仪式”的演出邀请,到达广州后他发现演出场地为长方形,而平时表演队形为圆形,于是迅速联系了广州舞蹈学校相关专家,花费半个月精力设计一套演出动作,回到泥沟后,他带着队伍开始长达20天高强度的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此次献演顺利完成,岭南台现场面向世界直播,为潮汕英歌走向世界打响了第一炮!”张伯琪自豪地介绍道。
不止表演队形,张伯琪对英歌的创新延伸到内容、表演者等各方面。据介绍,他打破了以往“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束缚,创立“女子英歌队”和“少年英歌队”;进入21世纪,参加腰鼓比赛后,见腰鼓搥尾系约2尺的红绸布,舞动起来栩栩生风,便将该特点与英歌小鼓相结合;并且常根据实际表演需求创新改编英歌舞的表演形式,丰富英歌舞的表演内容……张伯琪不断强调:“英歌需要与时俱进。”
传统英歌舞分为前棚、中棚以及后棚,但如今英歌队几乎都只保留最具英歌特色的前棚部分。对此,张伯琪表示:“有生之年,有机会我还想把英歌舞的中后棚给传承下去,这才是我们最传统的英歌舞。老祖宗留下的艺术不应该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