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人物的名字,以现代人标准看,不仅不文雅还比较搞笑,像“去死”、“恶夫”、“囚吾”,鼠子、牛子、羊子、狼子等。
有些名气的大人物名字也很随意,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姬旦,晋成公叫黑臀,齐桓公上一任齐王名字叫公孙无知。黄泉认母的郑庄公叫寤生。“寤”就是“倒”或者“逆”的意思,他母亲生他时,他胎位不正,折腾的老妈死去活来,受到惊吓这才给他取了这么个名,对这个儿子一直都很厌恶。还有什么勾践、夫差、阖闾,伯邑考,听起来确实是很奇怪。
为什么这么取名呢?
为了区别血缘,不要近亲繁殖。先秦时代,大概定了起名字的规矩。
先秦的孩子,出生三个月后先取名,等虚岁男性20岁成年了再取字。故而先秦称呼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他的名,而是他的字。咱们现代人很看重名,因为字消失了。
先秦时古人的标准是名随便取,字却要上高雅上档次。
既然随便,那就没啥规矩了,五花八门。如晋国的国君晋穆侯费王有两个儿子,老大乃姜氏所生,恰逢晋国对付少数游牧民族的条地战役惨败,尸横遍野,面子里子全没了,晋穆侯便给嫡长子取名为“仇”,时刻提醒对戎狄的仇恨。
三年厉兵秣马,晋军再终于取得大胜,一雪前耻。消息传回都城,晋穆侯高兴坏了,恰好二个儿子呱呱坠地,便取名为“成师”,出师凯旋。
后面还有一位晋文公重耳,史料记载,小娃娃出生时,除了正常耳朵外,还生有“副耳”,也就是在耳朵下方长有一个小耳垂,他老爹便取名“重耳”。
可以这么说,在先秦年代,名基本就像现在农村叫狗剩、石头、老秃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