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狂吃1种蛋白质,血脂胆固醇超标,肾衰竭风险恐高40%

2024-10-23 13:44

饮食不当,小心伤肾! 一名46岁女子为了减肥,狂吃1种蛋白质食物,导致血脂及尿酸超标。 有研究指出,这种食物蛋白质若吃过量,肾功能受损风险恐增40%,引发肾衰竭。

1

狂吃1种蛋白质食物 恐致肾衰竭

减重医生萧捷健在其Facebook专页指,该名46岁女子在减肥期间,为摄取蛋白质,狂吃红肉,尤其是牛扒。 结果,体重不但没有下降,甚至引发胆固醇、三酸甘油脂、尿酸过高的情况,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他指出,2016年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刊登的一份研究,分析“红肉摄取与末期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团队追踪了63,257名45至74 岁的中国成年人,结果发现,多吃红肉的人士,肾功能恶化的风险比少吃红肉的人高出40%,随时有引发肾衰竭的风险。

改吃1种蛋白质 逆转肾功能

萧医生表示,摄取蛋白质固然重要,但必须选对蛋白质来源,避免让红肉伤害肾脏健康。 因此,他建议该女子把红肉换成豆腐等植物性蛋白。 约一个多月后,该女子成功由87.2kg减至81.7kg,体重下降约6kg。 减磅幅度虽然不算明显,但该女子的肾功能和高尿酸问题均获改善,而胆固醇、三酸甘油脂水平也降回正常值,整体患心血管病的风险也下降。

初期肾病/慢性肾衰竭症状

根据香港卫生署资料,基于肾脏结构上的损坏迹象和肾功能下降的程度,慢性肾病可分为5期:由维持90%或以上肾功能的轻度损坏(第1期),至肾功能低于15%的全面衰竭(第5期)。

严重的慢性肾病会导致贫血、矿物质和骨骼异常及骨折。 末期肾病则需要肾脏替代治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或肾脏移植)。 慢性肾病亦与心血管疾病、癌症和死亡风险增加有密切关连 。

香港医管局指,初期的肾病及慢性肾衰竭征状并不明显。 常见症状如下:

· 小便带血 / 茶色尿(血尿)

· 小便带泡沫(蛋白尿)

· 小便混浊(尿感染)

· 小便赤痛、频密

· 小便感困难、不畅顺

· 小便排出小沙石

· 多尿、尿量减少、夜尿

· 腰腹疼痛

· 足踝或眼皮浮肿

· 血压高

医管局指,若肾功能降至肾功能衰竭阶段(即少于正常机能的25%),则有机会出现尿毒症征状:

· 夜尿、尿量减少

·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 疲倦、脸色苍白 (贫血)

· 皮肤痕痒

· 高血压

· 气喘

· 水肿(足踝或眼皮浮肿)

· 神智不清、抽搐、昏迷

每日要吃多少蛋白质?

到底每人每天要吃多少蛋白质才足够? 根据香港卫生署资料,蛋白质有助身体组织的生长及复元,更是制造荷尔蒙以维持身体健康的必要物质,而每1克的蛋白质可提供大约4 kcal的能量。

世界卫生组织(WHO)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建议,健康人士每天的蛋白质的摄取量应占总能量摄取量的10%至15%。

动物蛋白质

动物蛋白质包含所有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因此被视为完全蛋白质。

例子:肉类、家禽、鱼类、鸡蛋和牛奶

植物蛋白质

植物蛋白质,除了大豆以外都属“不完全蛋白质”,通常都缺少1种或多种的必需氨基酸。 进食不同的植物食品,才可以提供足够的必需氨基酸。

例子:豆类、谷类食物、果仁和干豆

如何有效摄取优质蛋白质?

若想吸收最多蛋白质,可以怎样做? 香港卫生署有以下建议:

·经常选择干豆作为主餐的一部分,并用少量的油煮食。 尽管干豆类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素食者也应该吃多种植物食品,以确保摄取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 少吃牛肉、猪肉等红肉和加工肉类

· 当心附带于肉类中的饱和脂肪

· 选择瘦肉、蛋、鱼、及去皮的禽肉

· 应在准备菜食时和在进食前,去除肉类中所有可见的脂肪

· 使用低脂的烹调方法,如蒸、煮、煨、炖、烤、焗和烧,以取代煎炸肉食

· 选择脱脂或低脂牛奶、芝士、奶酪和其它乳制品

卫生署又提醒,缺乏蛋白质可严重损害健康,导致生长迟缓、肌肉质量流失、免疫力下降、水肿、心脏及呼吸系统功能减弱,甚至死亡。

数据源 :减重医师 萧捷健(获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