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人道救援英雄化,须尊重当地需求,洪几正藉行动启发年轻人

2024-10-28 08:30

改变世界,是不少人想过的梦想,参与人道救援工作,是其中一种圆梦的方法。曾亲身参与救援工作的急症科专科医生洪几正说,要发挥更大影响力,关键必须尊重当地文化和需求,以同理心理解当地人的生活处境,才是救援的本质。他相信,施与受的角色可以逆转,近年专注教学的同时,亦以实际行动带领学生到外地探访,盼启发更多年轻人体会人道精神的价值,学以致用。

人道救援往往被视为英雄壮举,但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意外及急救医学教研部副教授、急症科专科医生洪几正并不这么认为。这位2021年人道年奖得主直言,自己并非“英雄”,在救援工作中,施与受的角色亦可以逆转。他解释,“不少人受超级英雄电影影响,梦想改变世界,但实际参与救援后会明白,我们才是被照顾的一群。”

洪几正坦言,人道救援工作并非易事。

▲洪几正坦言,人道救援工作并非易事。

洪几正的首个救援任务,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期阶段,到雁门市一间倒塌的医院支援。新手上场,虽然救援组织安排妥当,但他仍面对不少困难,香港急症室工作环境讲求效率,轻微症状病人如腰酸骨痛、头晕等,只需简单处理就可取药回家,“当时也用这种心态去看诊,其后有前辈提醒,香港经验并不适用,不宜用‘冲症’的心态,应更关心病人的需求。”

后来他先后参与不同救援行动,包括2013年菲律宾风灾。他作为先头部队,参与现场救援,主要负责公共衞生的工作,作伤害评估,并推动传染病预防等。他在当地看到不少有趣现象,如不同组织每天派发食物和物资等给灾民,但需要当地的医疗相关人员协助派发,因他们具有公信力,熟悉灾民,可与灾民直接沟通,亦能避免重复发放物资,“很多不同情况,我常想会否可以做得更好,派物资有其重要性,但是否可更善用当地医护人员的力量。”

洪几正(右一)为灾民诊症。

▲洪几正(右一)为灾民诊症。

单凭热诚只会害人害己

其后他曾到世界衞生组织工作,另到非洲坦桑尼亚生活近一年,为当地一间医院发展急症服务。他提到,过往不同灾难,不少善心人士会捐赠物资,却未必切合当地需求,举例在冬天捐棉胎羽绒,却忽略该国是赤道国家,亦有些组织捐午餐肉,但当地灾民是穆斯林,不吃猪肉。此外,有人单凭热诚只身去救援,却不谙当地语言,不知该做些甚么,甚至需要别人接待,“我认为这是不能接受的,只会害人害己。”

基于这种理念,他在2009年起定期跟公共衞生、全球衞生、灾害与人道救援医学专家陈英凝教授,带领学生前往不同地方进行探访和公共衞生教育,盼启发更多年轻学子参与人道救援;2016年,他成为中大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CCOUC)联席所长,除在港进行灾难应急研究和提供培训,亦有持续组织学生到外地实地考察,早前因新冠疫情等原因,暂停带队外出,今年团队带学生先后到访老挝和塞内加尔,其中更参与共享基金会在非洲的“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观摩眼科手术,并到村落推广登革热和食物安全的知识。

洪几正曾前往云南了解当地的医疗系统。

▲洪几正曾前往云南了解当地的医疗系统。

持续发展需有“拥有权”概念

他提到,学生出发前普遍认为非洲落后,知识贫乏,惟踏足当地后,学生却反问,“当地人已经学会了我们准备教的知识,我们为甚么还要来?”他感慨地说:“许多同学仔很有心,盼为当地带来改变,但是如何量度这些改变?抑或只是自我满足?”

洪医生回忆,过去CCOUC在震后前往农村时,曾邀人类学学生同行,与村民深入沟通,并为日后的重建工作提供意见,尽量在选址及兴建方法上,减少对当地生活的干扰。有学生在当地居住9个月,亦提出了令他难忘的问题,“那学生说,为何公共卫生团队到达后,椅子也没坐暖,就开始教育当地人,你们知道别人怎么生活,了解他们这样做的背后原因吗?是否真的能教会他人?”洪认为,这问题值得深思。

另有学生曾问他,外出体验一下就回港,倒不如直接捐款,他坦言,改变他人生活习惯并非易事,若想达传的信息能保留得更长远,关键在于以同理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要带动真正的改变和可持续发展,需有‘拥有权’的概念,如果认为那件事物不属于自己,就难以延续下去。”他时常引导学生多与当地人沟通,思考如何才能造成更大的影响力,推动当地人作出改变,“即使只影响到几个人,也已播下了种子。”

当年他与团队参与汶川地震后续救援,发现不少病人有血压高的问题,相信与当地饮食习惯较重口味有关﹐故向病人提出不要吸烟和多做运动等建议,但当地负责翻译的12岁学生直言,即使是学校老师,也叼着香烟上课。不过,团队在当地逗留两周,与负责翻译的学生建立了感情,“后来他们很‘自动波’帮忙量血压,提醒病人注意事项。我们离开时,他们还哭着说会记得我们,承诺不会吸烟。”至今双方仍有联络,当年的小朋友已长大成人,仍深刻记得那个曾教会他们知识的团队。

洪几正认为,外访观察人道救援工作,能让学生成长。

▲洪几正认为,外访观察人道救援工作,能让学生成长。

单向式“教育”改变有限

过去的经验使洪几正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他说,能留在当地更长时间当然更好,可与当地人互动建立信任,若只作短暂交流,不妨代入对方的角色思考,“单向式的‘教育’影响有限,可尝试更多互动方法,让整件事更为持久。”

洪医生说,确有不少学生对人道救援感兴趣,希望自己能成为桥梁,让更多学生可吸收相关经验,为未来做好准备,“人道精神不限于救援,亦不限于外地,在香港同样适用,以病者为优先,多为他们考虑,而非机械式地提供治疗。”以真挚的心理解及关怀,才可发挥最大影响力,推动社会长远进步和改变。

洪几正(前排右二)带领中大及牛津大学学生到访不同国家,陈英凝教授(后排右四)也曾同行。

▲洪几正(前排右二)带领中大及牛津大学学生到访不同国家,陈英凝教授(后排右四)也曾同行。

抗疫站在最前线 明白确诊者被隔离恐慌

新冠疫情期间,洪几正作为急症室医生,成为抗疫最前线。

他忆述,当时的难处是无法控制市民的去向,部分未有紧急医疗需要的人,因各种原因滞留急症室,“由几岁的小朋友到几百岁的长者,约百人滞留,有些因家中无独立房间作隔离,害怕传染给家人,亦有长者因确诊无法返回老人院等。”他坦言,明白确诊后市民会恐慌,“但确有不少情况其实更需要一间酒店房,而非需要紧急医疗,影响了真正有需要的人。”

公余时间,洪医生参与了红十字会的热线服务,为需要医疗意见的求助者提供建议。他说,部分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希望市民先了解情况后,再作出决定。他认为,香港在遥距诊症和咨询方面可做得更好,“有需要未雨绸缪,建立或维持相关系统,多找些义工,做好准备,防范类似事件重演。”

随意向直升机挥手 或影响搜救工作

洪几正曾在飞行服务队进行义务工作约十年,他分享多年来的观察。

他提到,香港市民喜欢行山,在新冠疫情之下更为明显,不过部分人在未充分准备下登山,亦有人偏离行山径,自行开辟山路及行石涧,加上近年天气酷热,增加意外风险,故过去不时接获市民求助。

他分享,不少市民在山上发现直升机飞过,会兴奋地挥手致意,惟会影响搜救工作,“你挥手,他又挥手,谁才是伤者?”但他说,有时候亦会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有次有人挥手,将人救上直升机后,才发现不是致电来的那位,需要重新飞过去寻找求助者。”

此外,洪医生提到,部分外国旅客不愿登上直升机,“因外国召唤救护车要收费,更何况是直升机,看到直升机来会较为担心,要和他们解释不收费。”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