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之后西安难再成为首都

2024-11-05 10:57

有人说“一百年看上海、五百年看北京,一千年看西安(长安)”。西安,这座有着三千多年城史、一千多年国都史的城市有着太多的故事,它曾是十三个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十三个王朝的兴盛与覆灭。它与罗马、雅典、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汉、唐这两个历史上最强盛王朝的国都。

从西周开始,西安就开始了它作为国都的使命,这一做就是一千多年。从西周开始,之后的几个大一统王朝秦、西汉、隋、唐都不约而同地将这座的城市作为自己的都城。

西安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坐落在关中盆地中心位置、北临渭水、南有秦岭。有山、有水,这就使得这片区域有了很便利的环境优势,可以提供大量丰富的物产以及水资源。一旦粮食充足、水源丰富,这在古代就是人口增长的必要条件,因此比起其他地方,西安的生活条件一直都要比其他地方好很多,人口自然增长的很快。

此外,西安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让它成为了众多王朝开创者们的首选。它南有秦岭,北靠黄土高原、可以阻隔匈奴铁骑,西边紧邻散关,东边则是函谷关,东西南北都有天然屏障,绝对的易守难攻。

根据史书记载,西汉时长安人口在三十万左右,而到了唐朝中期,长安人口突破了一百万,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第一个人口突破百万的城市。这还仅仅是长安一座城市的人口,整个关中地区的人口翻了三倍都不止。

人口激增,使得关中地区的粮食变得捉襟见肘,久而久之,就连统治阶级都感受到了缺粮产生的巨大压力。朝廷不得不考虑从外地运粮,来缓解因为人口暴增所带来的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但是统治者们很快发现,这种从外地调集粮食运往长安的做法特别的麻烦,而且耗费巨大。

这种局面在隋唐时期变得非常严重,严重到就连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等干脆直接跑到洛阳去居住、办公,尤其是在武则天建立武周之后,直接将曾经的东都洛阳作为国都。

而在后来李氏重新夺回大唐江山后,出于政治目的虽然又将国都迁回到长安,但是粮食不够吃这件事依旧解决不了。而到了唐朝中后期,长安的人口还在急剧膨胀,拥挤的人口带来的已经不仅是粮食问题,还有对长安周边树木的砍伐、草场的消耗。这使得原本绿树成荫、沃野千里的长安周边土地贫瘠、气候也变得恶劣。

再加上唐朝晚期那场由黄巢引发的惊天动地的农民起义,使得这座千年古城几乎被毁于一旦,曾经的辉煌顷刻间灰飞烟灭,这是个致命原因。自从朱温篡唐建立后梁之后,长安这座千年古都就再也无人问津,从此再也没能成为任何一个朝代的国都,不得不令人唏嘘。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唐朝之后,经济逐渐由北向南转移。

隋炀帝杨广在位时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开始发挥起了重要作用,到了两宋时期直接让南方经济实现了腾飞。

河运的畅通直接沟通了南北,这就进一步使得西安的地位变得更加尴尬,而距离大运河不远的洛阳和开封则逐渐取代了西安的地位,成为了隋唐之后中国历代王朝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