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前,楚汉双方会战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县南),三十万汉军围住了十万楚军。汉方为瓦解对方军心,就叫兵士们唱起了楚歌。楚兵大多离家已久,早已厌倦了连年征战,楚军中有人开始唱和,军心彻底动摇。一看大势已去,项羽无计可施,逃到乌江边,面对滔滔的江水,拔剑自杀。
后人根据垓下之战的历史,作了两支著名的琵琶套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的前身是明代的琵琶曲《楚汉》。明朝王猷定在为明代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撰写的《汤琵琶传》中,生动的描述了这支曲子。
此曲一开始便是两军决战垓下,一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此起彼伏,然后一阵沉寂。胜负已见分晓,一片哀怨的“楚歌声”响起,英雄末路的项羽发出“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后有“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等等。
《楚汉》后来演化为两个不同的版本,即《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虽然反映相同的历史题材,但两支曲子的立意完全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和汉军,重点内容是“十面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等,乐曲高昂激越、气势磅礡。
《十面埋伏》是中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优秀代表作。它结构精致绵密,旋律层次分明,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多用右手力度较大的演奏技巧,擅长于表现强烈的气氛和情绪,因而,琵琶曲《十面埋伏》气势雄伟激昂,风格旖旎壮美,艺术形象生动鲜明,是古典音乐的瑰宝。
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和楚军,重点段落是“楚歌”、“别姬”,乐曲沉雄悲壮,又悽楚宛转,重在描述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与虞姬诀别的场面。
《霸王卸甲》乐曲沉闷悲壮。传说虞姬在项羽听到楚歌声而自为诗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十面埋伏》是赞歌,《霸王卸甲》则是挽歌。
杜牧《题乌江项羽庙》诗云:“胜败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很为项羽惋惜,他认为胜败“不可期”,是兵家常事,假设项羽渡江,也许会像当年兴兵抗秦那样卷土重来。
而王安石则反其意而行,他在《叠题乌江亭》中说:“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谁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与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为史家正论。但杜诗表现了一种死中求活的心志,读来更令人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