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温室效应带来全球气候变暖和海水倒灌等威胁,甚至影响粮食质量,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吴剑林向《星岛》表示,大家原本觉得这跟自己没太直接关系,但现在已看到气候慢慢变得极端。他又指,香港有一些不错的绿色科技企业,但问题在于这些早期初创企业怎样可以在香港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以及有更好的产业化发展空间。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温室效应带来全球气候变暖和海水倒灌等威胁,甚至影响粮食质量。
▲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吴剑林向《星岛》表示,大家原本觉得这跟自己没太直接关系,但现在已看到气候慢慢变得极端。
▲吴剑林表示,气候变暖首先会带来粮食危机,例如北方区域气候变得潮湿、温度上升,韩国都无法种出大白菜,需要进口。
▲他指过去3年南极已有3大组冰块游离出去,慢慢融化后会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大湾区一些区域或在70多年之后被海水倒灌。
▲在绿色科技领域中,他称能源转型相关技术非常值得关注,包括氢能相关新材料等。
▲在钙钛矿方面,将来有可能颠覆或者是代替现有产品,达到更高效率,这种就比较值得关注。
气候变极端 能源转型值关注
联合国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最大的地方,人均排放量则为10吨左右,排全球第三。吴剑林表示,气候变暖首先会带来粮食危机,例如北方区域气候变得潮湿、温度上升,韩国都无法种出大白菜,需要进口;另外,他指过去3年南极已有3大组冰块游离出去,慢慢融化后会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大湾区一些区域或在70多年之后被海水倒灌。
吴剑林在2020年开始看相关数据后,认为情况严峻,便离开金融机构及风险管理咨询行业,开始投身于绿色科技领域。他指出,绿色科技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循环经济,现在的丰富性会大很多。
在绿色科技领域中,他称能源转型相关技术非常值得关注,包括氢能相关新材料等;另外一个重点是绿色交通方面,如移动充电可以专门解决一些阻碍电动车普及的问题;绿色建筑方面,香港现有5万幢大楼应如何去做绿色改造,一方面是使用新材料,如能帮助省电,这些就叫“财务上的可回收”,此外还可以有一些激励机制,鼓励大家去用绿色材料。
评估绿色科企有5大标准
吴剑林任职的绿色发展研究院是由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主席马骏发起的绿色智库,旨在为政府、监管部门、企业、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提供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咨询服务,并与多方合作发起具社会企业性质的绿色科技加速平台。
在他看来,评估一间绿色科技企业有5个标准,需要观察其商业模式、团队组成、市场前景和资本市场的认可度,例如投资机构大概都投了甚么机构;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企业整个技术的创新性,如果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再做出来,意义就不是很大,例如新的光伏材料方面,像多晶硅、单晶硅都已经很成熟;但在钙钛矿方面,将来有可能颠覆或者是代替现有产品,达到更高效率,这种就比较值得关注。
初创企业欠投资资金
对于香港绿色科技企业,吴剑林表示,“研发这一端很重要,另一端很重要是应用怎么加速的问题”。他解释,早期初创企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些场景提供机会给他们,但在一些大企业招标上,很多都会因为财政情况而被淘汰,“他就没机会参与,技术永远就在保险柜里面”。
事实上,在投资资金方面,香港政府也在推出各种不同的计划。他亦指出,去年《施政报告》提出拨款100亿设立“新型工业加速计划”,就推动早期的科创企业跟产业可以更好的结合,对初创企业支持力度很大,可以帮助香港建立起创科生态。
港宜协同大湾区发展
企业发展方面,吴剑林认为香港有土地限制,很难去找那么大的地方做大型生产,但香港优势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法律体系、国际标准上,同时在国际上资金连通性较强;而大湾区本身有一些研究院和研究基地,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产业落地能力,同时广东省制定了八大产业群,包括储能产业等,这些都可以跟香港做一些有机结合。因此,他认为国内企业要出海,可以先到香港试点,更有説服力;而香港有很多大学科研能力很强,但在产业化这方面缺少一个链接,这就可凸显出大湾区的优势。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