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热评】名家雕零,华裔新生代青黄不接

2024-11-16 13:56

曾几何时,中国大陆之外的华文创作群星灿烂,佳作迭出,姑且不说大名鼎鼎的金庸、古龙与琼瑶、白先勇等,单单出生于马来西亚的黎紫书,就能收获一批粉丝。其实,早在100多年前,受“五四”新文学影响,一大批散居海外的华人拿起手中的笔进行白话新文学创作,与祖国的现代文学遥相呼应,海外华文文学由此而生。逾百年来,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主体经历了“叶落归根”向“落地生根”的转变,华文文学逐渐走上自主发展之路。

然而,不管海外华文文学如何扎根当地,本土意识如何增强,只要还是运用中文创作,“中华性”都是其本质属性。“中华性”作为海外华文文学的本质属性,虽在不断变化,但始终流淌在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中。就目前海外华文文学最主要的两大板块——东南亚华文文学板块与欧美澳华文文学板块来看,前者最为活跃的是新生代作家群,后者则以新移民作家群唱主角。然而,随着一批名家陆续辞世,出类拔萃者凤毛麟角。

据报道,华裔女作家、翻译家聂华苓女士于2024年10月21日在美国爱荷华家中安详逝世,享年99岁。聂华苓1925年1月11日出生于武汉,1949年赴台湾从事文学创作,1964年,聂华苓旅居美国,在爱荷华大学教书,同时从事写作和绘画。1971年与作家、诗人保罗.安格尔结婚。她为读者熟知的作品有《桑青与桃红》、《失去的金铃子》、《千山外,水长流》等小说,其中长篇小说《桑青与桃红》的英译本,在1990年获得“美国书卷奖”。

1967年,聂华苓和保罗.安格尔创办了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希望借助这个从创意写作延伸出来的写作项目可以“融合了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形形色色的作家、形形色色的人”。而通过“国际写作计划”这一项目,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尔罕.帕慕克、切斯瓦夫.米沃什、谢默斯.希尼等作家,以及萧乾、艾青、丁玲、王蒙、茹志鹃、陈白尘,汪曾祺、冯骥才、北岛、苏童、刘恒、迟子建、莫言、白先勇、郑愁予、余光中、杨牧、张大春等华文作家,都曾先后来到爱荷华,与各国作家交流。

正如聂华苓自己的描述:“我是一棵树,根在内地,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这一棵树自然会经历很多的风雨雷电,树的生命力也异常地强盛。此前,华语著名诗人痖弦于10月11日晨逝世于温哥华,享年92岁。痖弦本名王庆麟,出生于河南南阳,1954年与张默和洛夫创立创世纪诗社,发行《创世纪》诗刊。2012年,痖弦荣获第二届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贡献奖,出版的诗集有《痖弦诗抄》(1959)、《深渊》(1968)、《痖弦诗集》(1981)等。

光阴荏苒,这些海外文坛“常青树”渐渐枯萎雕零了,第三代、第四代甚至第五代的华裔写手依旧青黄不接,令人担忧。目前,海外华文文学群体基本分为“留学生”和“新移民”两个部分,“留学生”多以乡愁和个人当下的生活为主题,表达的是思念家乡与个人在海外的仿徨与奋斗,“新移民”则更多地反映海外华人逐渐融入当地文化以及有些与当地文化的矛盾与衝突,表达的思想是怀乡思念、人文观点与自我审视。

无疑,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思维方式不同,西方文化多以形式逻辑为主,中华文化则是形象思维的方式,两种思维方式间存在共通的内容,可以通过沟通来实现对话,作家要在东西方文化的对立与矛盾中找到两者的契合点,通过文学更好地表达华人的思想情绪,让华人有效地进入海外社会。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韩国的70后女作家,理应也给了华文创作群体更多有益的启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