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间智慧重塑城市,郑炳鸿让“家”更宜居

2024-11-25 08:44

推土拆卸、重建华厦,每日在香港轮迴上演,建筑师郑炳鸿是“华南城市文化保育专家”,擅长将华南建筑风格融入设计,于建筑中保留传统。师从已故名建筑师张肇康,他难忘早年随张老师到内地不同城市考察,由福建土楼到云南少数民族村落,体会凝聚民间智慧的民居建筑,是真正“接地气”的可持续发展,启发他重视人与建筑的关係。未来,香港将推动多项社区重建计划,他强调,城市规划须有在地生活的公众参与,才能实现共构、共建及共享的理念,兼容发展与保育,让香港成为更宜居的家。 

香港建筑师学会资深会员郑炳鸿指,民居建筑凝聚民间智慧,是真正“接地气”的可持续发展。

▲香港建筑师学会资深会员郑炳鸿指,民居建筑凝聚民间智慧,是真正“接地气”的可持续发展。

现年61岁的郑炳鸿,曾于港大及中大建筑学院任教,今年刚退休。他透露,现正修读教育的相关课程,希望未来继续向公众推动社区教育。大众对建筑师的形象,往往是坐在办公室画图则、参与地产发展的“冷气军师”,但郑炳鸿对建筑及文化保育,却另有抱负和理论,常常反思及探讨建筑师及建筑的目的,强调建筑物要因地制宜,朴实地满足建筑需求,建筑师亦不要盲从跟风;作为学者,他提倡社区参与,更倾向多走出课室,接触公众。

重回油街实现的场地,郑炳鸿发现不少市民融入这片城市空间,享受片刻清静。

▲重回油街实现的场地,郑炳鸿发现不少市民融入这片城市空间,享受片刻清静。

郑炳鸿重视人与建筑的关係,提倡社区参与。

▲郑炳鸿重视人与建筑的关系,提倡社区参与。

兼容永续发展与华南文化保育

对被称为“华南城市文化保育专家”,他谦称是虚名一个,但承认对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景观、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民居建筑,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建筑有浓厚兴趣。他指,这方面的兴趣,启蒙自1980年代修读香港大学建筑系时的老师龙炳颐及张肇康。他忆述,几年间随张穿州过省,考察过福建客家土楼、粤北金鸡岭村落、云南纳西族的土屋及白族传统民居,发现这些传统民居能够撷取民间智慧“接地气”,令他大开眼界,亦影响日后治学路向。

他补充,张肇康受现代主义启发,致力为当代华人建筑寻找出路,而张的作品坚守简约及功能性原则,却同时引入中国传统建筑理念,作品如台中东海大学校园及中环太平行大楼便兼具两者。说建筑理论也许太深奥,郑指南方建筑物料以砖土为主,陝北土窑则是在黄土高原建屋,正正体现因地制宜的理念,亦与现代建筑讲究取用在地材料的思维不谋而合。

现在事事求永续发展,但他指民间智慧早已默默实践,他举例,珠江三角洲地区常见的桑基鱼塘,便显示民间智慧的高远。所谓桑基鱼塘,是指村民于冲积平原围壆挖土养鱼,同时于塘基植桑养蚕,蚕的粪便成了鱼粮,鱼的排泄物又沉于塘底滋养塘泥,有助种植桑树,形成一套循环不息的种桑、养蚕取丝及养鱼的生态农业。

郑炳鸿(左二)指,早年随张肇康(右三)到内地考察,深受启发。

▲郑炳鸿(左二)指,早年随张肇康(右三)到内地考察,深受启发。

与社群对话了解需要最“接地气”

至于他重视公众的社区参与,则与他早年曾到意大利参加当时前卫的“国际建筑与城市实验室”项目有莫大关係。他忆述,当年参与的建筑师都会走出课堂和工作室,直达现场与公众和社群对话,了解其需要,来自不同国家的建筑师再一起构思解决方案,他发现这才是最“接地气”的做法,亦奠定他日后着重建筑、城市规划和公众参与的理念。

访问在北角“油街实现”进行,在这里他曾推行“人树地”计划,与农夫合作种植10种、共100棵与香港地名有关的果树。旧地重游,他喜见种植区增添圆拱型铁架,让植物可以向上生长。走进这个偌大的城市空间,早有市民趁午膳时间到来,有人在草地晒太阳、有人在冷气开放的油街凉亭闭目歇息、有外佣领着小孩于油街花园砌石,亦有人躺在椅子上小睡,构成一幅同一天空下,公众共享片刻清静的城市风景。

他忆述,在推动油街项目时,希望结合社群与学术,曾安排建筑系学生进行3年驻场社区课室计划,又举办一系列工作坊,藉互动、交流及整合3个阶段,增加公众及学校认识社区,探索“同理城市”的理念。郑炳鸿亦曾参与启德河活化计划,当时他亦举办不同展览、讲座、工作坊及巡迴展览,成功引起社会关注及讨论,更有中学安排学生取水板化验了解污染情况,进行专题探讨。

郑炳鸿策划的“竹・地・人・和”生态竹亭,刚获建筑师学会颁发奖项。

▲郑炳鸿策划的“竹・地・人・和”生态竹亭,刚获建筑师学会颁发奖项。

以竹棚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郑炳鸿另一研究重点是中国传统民间技艺“竹棚”,由他策划于西贡盐田梓搭建的生态竹亭“竹・地・人・和”,近日获“香港建筑师学会主题奖—建筑装置、策展与展览设计”。他称,对竹棚的兴趣亦受张肇康启发,谈起1991年随张到石澳考察神功戏棚,当时对看竹棚一事感奇怪,但张解释由竹枝搭建的神功戏棚,正是香港独有的民间建筑。他其后反思,竹戏棚正是民间自发筹款兴建,当中涵盖不同社群参与,令他醒觉这才是真正的民间建筑,需要珍视。

他在策划“竹・地・人・和”展览时,除透过搭建揉合现代设计的生态竹亭,展现搭建竹棚的精湛技艺,亦举办音乐表演等不同文艺活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吸引公众参与,藉此推广传统技艺。近年,他以探讨香港及华南城市于都市更新过程,出现的文化认同及城市持续发展议题,撰写书籍《重现华南人文景观》,作为学术生涯一个注脚。

近年不少社区重建项目,都被指欠缺昔日的人文情怀,因为人和故事已随拆卸湮没,空馀一个没了灵魂的地产项目。未来,香港将推动多项社区重建计划,城市容貌势变天,郑炳鸿强调,“城市规划须有公众参与,才能实现共构、共建及共享的理念,让香港成为更宜居的家。”

郑炳鸿感谢恩师张肇康的启蒙,近日陪同师母出席张的纪念展览。

▲郑炳鸿感谢恩师张肇康的启蒙,近日陪同师母出席张的纪念展览。

已故恩师张肇康 坚守简朴追求完美 

早前,郑炳鸿忙于为已故恩师张肇康筹办展览,盼让公众认识这位传奇华人建筑师。

张肇康早期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与已故建筑大师贝聿铭同样师承包浩斯创办人葛罗培斯。郑指,张的得意杰作,包括1950年代规划及建筑台中的东海大学校园,巧妙结合西方现代建筑理论及中国传统建筑,而元朗锦綉花园亦出自其手笔。

上世纪80年代,张到香港大学建筑系任教,郑炳鸿曾多次随他到内地考察。郑忆述,大学3年级时因健康问题休学1年,期间到张的建筑事务所工作,成为这位著名建筑师的入室弟子。他称,张坚守现代主义设计的简朴无华,但同时追求完美,执着亦重视细节。他提到,看张老绘图是十分享受的事,因为老师会细緻交代建筑物的不同变化,一切瞭然于心。

他指,张老师名气不小但无架子,常带后辈如他一起吃饭,席间分享多年来于美国、台湾及香港的工作经验,而张重视人文情怀,亦深深影响他。他称,当年休学正值人生低潮,但在老师的建筑事务所工作的360多日后却令他涅槃重生。1992年,张肇康去世,终年70岁,郑及一众同学办纪念展览。前年是张的百岁诞辰,台湾当地亦办巡迴展,上月郑与黄锦星等老同学将展览移师牛棚,展览期至下月,揭幕当日一众旧同学聚首,缅怀往事。

成长于东头邨的郑炳鸿,前年与父亲及女儿回到启德河过中秋。

▲成长于东头邨的郑炳鸿,前年与父亲及女儿回到启德河过中秋。

活化启德河满回忆 旧街坊重要里程

活化启德河,是东头邨旧街坊郑炳鸿的重要里程,皆因昔日臭气冲天的启德明渠,正是他及小友的游乐场,满有感情。

启德河,原名龙津河,上世纪20年代被修建成明渠;70年代新蒲岗工厂林立,污水源源流入,他还记得,当时大家都给流着七色污水的臭明渠,起名“彩虹河”。

2007年起,他协助推动绿化启德河,更出任启德河绿廊计划的总监,坦言责任重大。今日,郑炳鸿的东头邨23座旧居已拆卸重建为高楼,他亦搬离旧地,惟令他自豪的是启德明渠不再发臭,河中鱼儿聚集,更吸引大小白鹭、苍鹭及夜鹭来觅食。前年中秋节,他偕同90多岁的老父及女儿回到启德河“赏月”,留下难忘回忆。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