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的正月初十,紫禁城的长春宫里,隆裕太后迎来了她46岁生日。按理说,这位曾经的大清皇后,现在的太后,应该坐在一群满清贵族和宫廷人士的簇拥中,接受着满堂贺喜。但事实却完全相反——这一天的长春宫冷冷清清,甚至有几分萧瑟。唯一的“贵客”,是袁世凯派来的代表梁士诒。梁士诒带来了袁世凯的祝寿礼,但那份礼物,却更象是一种嘲讽和敷衍。
仅仅七天后,隆裕太后病逝,结束了她短暂而压抑的“太后生涯”。这位出身显赫、却一生悲情的女子,离世时没有重大外伤,也没有患上致命的疾病——她为何会在清帝退位的第二年撒手人寰?
隆裕太后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她的父亲桂祥,是慈禧的亲弟弟,母亲是光绪帝的亲姑母。这样显赫的家世,本应让她的一生顺风顺水。然而,命运却在她嫁入皇宫的那一天埋下了悲剧的伏笔。
1889年,21岁的静芬被慈禧太后选为光绪皇帝的皇后。这场婚事,从头到尾都由慈禧一手操办。光绪皇帝本人根本没有发言权,他甚至对这个“皇后”毫无感情。婚礼耗费了550万两白银,盛大的仪式让紫禁城热闹非凡。但婚礼的背后,却是光绪对这段婚姻的抗拒和冷漠。婚后第二天,隆裕就过上了“弃妇”一般的生活。光绪皇帝不仅不宠爱她,反而对她百般厌弃。
相比之下,光绪对珍妃却情深意重。珍妃活泼大胆,敢于直言进谏,光绪甚至为了她敢与慈禧太后对抗。而隆裕太后呢?她端庄守礼,谨小慎微,始终恪守着“皇后”的本分,却得不到半点感情的回应。
这种婚姻生活,简直象是一种“冷暴力”。光绪对隆裕的冷淡甚至延续到了临终前:1908年,光绪病重,隆裕去请安,他只是冷冰冰地让她退下,没有一点留念。可以说,隆裕的婚姻,从始至终就是一场没有温度的悲剧。
1908年,光绪皇帝去世的第二天,慈禧太后也撒手人寰。一时间,清廷的权力架构发生了巨变。慈禧临终前立下懿旨,让3岁的溥仪继位,并尊隆裕为“隆裕皇太后”。从此,隆裕成为了名义上的清廷最高掌权者。但这个“掌权者”,其实不过是个傀儡。清朝此时早已风雨飘摇,内忧外患:辛亥革命爆发,武昌起义点燃了全国的反清火焰,各省纷纷宣布独立。
面对这样的局势,隆裕太后根本无力掌控。她既没有政治经验,也没有慈禧那样的铁腕手腕,内心更是脆弱不堪。最典型的一幕发生在1911年的御前会议上。当时,革命党势力步步紧逼,清廷内部人心惶惶。隆裕太后抱着年仅6岁的溥仪失声痛哭,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而此时的摄政王载沣,也就是溥仪的生父,同样束手无策。最终,清廷不得不重新起用袁世凯,希望这位曾经的大清重臣能挽救局面。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在紫禁城养心殿颁布了《退位诏书》,正式宣布清朝灭亡。然而,退位之后的隆裕,并没有因此而轻松。相反,清室内部对她充满了指责和怨恨。隆裕太后深感自责,她认为自己对不起列祖列宗,更对不起年幼的溥仪。这样的心理压力,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退位后的隆裕太后,表面上依然住在紫禁城,依然享受着一定的优待。但退位后的隆裕,成了一个彻底的孤家寡人。她很少与外人接触,终日深居简出。她的精神状态不断恶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这样的环境下,隆裕逐渐积郁成疾。1913年正月初十,她的生日刚刚过去七天,她就病逝于长春宫,结束了自己短暂而悲惨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