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斗门聚焦本土民俗特色,构建“非遗+”创新模式,大力推进非遗和旅游的融合,重塑文旅新业态。斗门水上婚嫁习俗集体婚礼活动是珠海市斗门区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之一,在珠海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颇具影响力。
▲花船途经一条9.9里长的乡村水道。
据悉,每一届的集体婚礼都吸引众多新人参与,其中包括博士夫妇、中外新人、港澳同胞等不同背景和文化程度的人群,体现了该习俗在社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认同感。与此同时,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作为一项旅游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看,不仅提升斗门区的知名度,也为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促进文旅经济的增长。
珠海市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斗门水上婚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集体婚礼的形式,不仅保留了传统婚嫁习俗的完整性,还向新一代展示了这一独特的文化传统,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与艺术的结合,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方法。日前,第四届珠海艺术节在珠海大剧院举行,展现了一场文化与艺术碰撞的璀璨盛宴。本土大型舞剧《水上新娘》作为开幕演出,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如雷,一波接一波,经久不息。
《水上新娘》是由珠海演艺集团历时四年创排打磨出来的本土原创舞剧。该剧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珠海斗门水上婚嫁为艺术基点,结合清道光年间珠海淇澳军民抗击外来侵略战斗元素创作而成。舞剧讲述了珠海疍家女儿珍珠勇敢无畏、破除藩篱、追求真爱,最后投身于保卫家园的战斗中,用青春和生命谱写真爱与自由的颂歌。跌宕的剧情、感人的故事、原汁原味的水乡民俗、精致唯美的舞美设计、悠然动听的岭南音乐……不仅展现了舞蹈艺术的魅力,更以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演绎触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弦。
在新媒体时代,珠海斗门水上婚嫁这项传统文化项目通过视频、条漫、动漫等新媒体平台方式进行创新表达,也吸引了越来越年轻群体的关注。
近年来,珠海斗门岭南大地综合体建设的“水上婚嫁”体验式传承基地,为赋能项目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搭建了“非遗梦想”起飞的新平台。与此同时,将水上婚嫁进行多维融合,走进校园,进驻景区等,通过“文化自然遗产日”“斗门民俗文化展”等大型传承活动与常态特色传承,形成点、线、面联动,静、动态结合的新格局,让水上婚嫁扎根乡土、植根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