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2间分手博物馆去年底在泰国清迈成立,上千件馆藏中有令人心碎的生死离别,也有暖心和有趣的生活小故事,馆方希望民众来到博物馆时,都可以自由地表达情绪和抒发情感,也希望透过创意的方式,让大家从哀伤的情绪中复原,把物品捐给博物馆就像一种告别的仪式。有德国女子捐赠一把斧头,她曾用这把斧头砍碎自己屋内旧恋人的家具,也斩掉情丝。
▲清迈分手博物馆。(Museum of Broken Relationships)
3500件展品来自世界各地
全世界第一间分手博物馆(Museum of Broken Relationships)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克罗地亚,创办人是艺术家Olinka Vistica和Drazen Grubisic,两人原本是一对情侣,交往4年后决定分手,两人后来在几次的艺术节中展示交往时期的物品,记录那一段时光,意外颇受好评,两人因此成立分手博物馆。清迈是分手博物馆在全球的第2间永久展馆,去年11月开幕,目前馆藏约有3500件,会定期更换展品。这些馆藏都是一般人的生活物品,但每件物品都有著与分离相关的故事。
怒斩情丝斧头
清迈分手博物馆经理琵雅媞达表示,由于博物馆刚开幕不久,所以馆藏来自世界各地,但他们未来希望专注在亚洲的故事。他们在2楼展区设置一本留言簿,让参观者可以写下自己的心情,也欢迎大家捐出自己的物品给博物馆。
进入博物馆后,首先看到的展品之一是一把斧头,它是由一名柏林女子捐赠。她在同性恋人移情别恋之后,买了这把斧头,愤怒地用它砍碎自己屋内旧恋人的家具以发洩愤怒,使斧头变成了精神治疗仪器。据称这把斧头承载著爱、失恋、疗癒的故事。
叛乱永别面包
不过,虽然取名为分手博物馆,但馆藏不一定都是与恋人分手相关的物品,不少馆藏述说的其实是人与人分别的故事。馆内有一个令人心碎的收藏,物品是一个麵包,主人翁是一个住在韩国济州岛的妇女,故事是“济州四三事件”(1948年4月3日至1954年9月21日军警镇压叛乱的血腥事件)时,主人翁的丈夫遭军人强行带走,主人翁买了一袋麵包追上军车塞给丈夫,没想到成了她这辈子与丈夫最后一次见面。
苦情家嫂手套
有趣的馆藏则有一组红色塑胶手套,捐赠的主人是一名韩国女性,她从嫁进夫家、与公婆同住一屋之后,就必须不断做家务例如煮饭和洗碗,她只要与朋友出门就备感愧疚,只好赶快回家,逐渐她失去自我和自己的生活,在她终于搬出夫家后,决定捐出她在夫家做家事的最后一双塑胶手套,代表向这段充满家务劳动的生活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