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7 星期一 03:31:04

消委会私营医疗︱看病易“中伏”!调查揭服务价格欠透明度

发布时间:2025-03-06 10:46

【消委会/私营医疗】消委会就私营医疗服务进行名为《信心与价值:提升医疗价格透明度》的研究,今日(36日)公布结果。消委会指,各私营医疗服务医患信息不对称,价格披露欠透明度,例如部分价目表或收费表内,并无列出医生费包括其他专科医生和麻醉科医生的收费,亦没有披露此收费的定价基准。

W15

▲消委会发表有关香港私营医疗服务收费透明度的研究报告。

消委会︱价格收费争议是私营医疗投诉主因

消委会2021至2024年共接获191宗与私家医院及日间医疗中心所提供的私营医疗服务相关的投诉,涉及金额逾港币720 万元,当中价格/收费争议(45.5%)是投诉的主因。

消委会︱私营医疗机构价格披露不全面

研究检视病人寻医过程的4个阶段,包括搜集价目资料、搜寻医疗套餐、获取服务费用预算,以及排解收费争议。

在搜集价目资料方面,调查发现43.0%的受访者在见主诊医生前和/或后有查看价目资料,当中52.6%依赖私营医疗机构的网站,惟日间医疗中心在价目资料披露方面并不全面,在20间抽样调查的日间医疗中心当中,有15间没有就指定治疗在网上提供收费表,另有1间甚至没有网站。

另外,全部13间私家医院均按先导计划的建议在网上展示其价目资料,但按项目种类列出的收费表可能较难让普罗大众理解。消委会认为,私营医疗机构有需要以用家友善的形式展示价目资料。

消委会︱私院收费差异大 消费者难查阅过往收费

消委会亦发现私院对相同的治疗的收费存在显著差异,如住院痔疮切除术的中位数收费,在各私家医院间由港币33,881元至港币85,387元不等,差异达 152.0%

消费透明度方面,只有10.1%于私家医院求诊的受访者曾查阅过往收费统计数据,当中部分反映资料难以理解;而在没有查阅过往收费统计数据的受访者中,超过三分之二不知道有此数据。消委会又指,价目表或收费表内并无列出医生费包括其他专科医生和麻醉科医生的收费,亦没有披露此收费的定价基准。

消委会︱医疗套餐各家不一 难以货比三家

搜寻医疗套餐方面,消委会指,尽管消费者对套餐看法正面,但此举在香港仍未算普及。除了较常见的大肠镜检查、胃镜检查和剖腹分娩有 10 间私家医院提供套餐外,其余30种治疗/程序较少有套餐。私家医院提供的套餐数量差异大,其中1 间为26种治疗提供套餐,而另1间只有2种有套餐。调查亦指,部分医疗套餐未有清楚列明额外收费,且不同机构提供的套餐不一,难以“货比三家”。

消委会︱近四成受访者仅以口头形式告之收费

获取服务费用预算方面,调查指消费者在此阶段的痛点包括缺乏详细和书面的服务费用预算,39.0%的受访者表示只获得口头形式的服务费用预算,且日间医疗中心提供口头预算的情况(59.0%)较在私家医院(31.7%)更普遍,消委会指这对消费者保障不理想。

受访者所获的服务费用预算当中,86.8%包括所有收费项目的总和,60.6%包括医生费的小计,但只有少数的私营医疗机构有进一步提供医生费的明细(20.8%)和私家医院/日间医疗中心/杂费的明细(18.8%)。另外,13家私家医院中只有1间在服务费用预算表格中包括一栏以填写主诊医生以外的专科医生身分。

消委会︱消费争议占4成 成功调解率仅35.6%

排解收费争议方面,消委会表示2021年至2024年期间,接获的投诉个案中,与收费争议有关的个案占 45.5%,当中服务费用预算与最终账单之间的差异是导致此类投诉个案的主因之一,且有关投诉难以调停,截至2025年2月,个案的整体调停成功率只有35.6%。

有67.2%消费者曾遇到价格差异,当中有64.9%没有获得任何解释,而在有提供价格差异解释的个案中,差异主因包括病人的实际病情与最初评估不同(46.5%)、病人要求额外服务(15.2%),以及主诊医生改变治疗计划(11.1%)。然而,大多数消费者选择不投诉,原因包括不熟悉投诉渠道、认为投诉耗时,以及希望与医生保持良好关系。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