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串流平台/Netflix/田启文】串流平台为抢市场,亦花大手笔在亚洲巿场“买片”。由香港导演执导的台湾片《周处除三害》,便是由院线改为Netflix上映后才一炮而红。惟香港业界整体难以受惠。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前会长田启文指,业界一直与Netflix等串流平台联系,争取对方购入甚至投资拍电影,惟对方近年改变战略不再储长期片库,购入版权使用期由最少1年大减至3个月,投资金额锐减,“而独家上架、自家原创片的投资更高,港片可能真的无令对方心动优势”。他推测,Netflix的亚洲区副总裁出身韩国,或令韩片有“天然优势”,且串流平台上受欢迎的华语片,多渗杂灵异、同性恋或犯罪等元素,“本来是港产片所长,但近十年为了攻内地过电检,已趋式微”。
电影业困境|香港市场几乎只剩合拍片或低成本影片
他补充,现时香港市场几乎只剩下超大型投资、专攻内地市场的合拍片,或是低成本、攻港人的“社福片”,“生态链无了中间的部分,市场欠多元化,拍鬼片拍到结局无真鬼,是主角精神分裂,结果睇落只会不沦不类”。
田启文:串流片惊唔够血腥出位,我们反其道而行
田启文强调,香港拍片已甚自由,“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拍戏也要报备审查,唯独香港无,你今日想拍什么,明日就可开拍;纵题材过激,也只是变三级片”。而政府亦从来无红线,唯一红线就是犯法,但近年社会舆论易上纲上线,如旧日“七日鲜”港产片充斥情色三级元素,现在再拍恐捱轰。他认为,这无疑削弱港片竞争力,“串流片全部惊唔够血腥和出位,我们反其道而行,输係好正常”。
独立电影导演黄浩然认同,“粤语片受众少不获投资”是伪命题,因全球约逾1亿人口说粤语,较韩语的约7000万人更多,“还未计有2000、3000万朝鲜人看不到韩国片”。故若单纯考虑人口基数,投资方无理由不拍港产片,惟真正影响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与地区的经济“硬实力”有关,如韩国汽车、手机、家电流行,自然更多人对韩剧、K-pop有兴趣。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