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古城以独特的体验,吸引了一批批游客从四面八方来感受潮州独特的历史文化。无论是传统的潮剧表演,还是独具特色的潮州美食,或是古色古香的民俗、非遗展览,都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让人流连忘返。
▲府楼猴”IP形象吸引游客。
千百年来,潮州古城维持原真,至今仍有5.8万名原居民生活其中,延续浓郁的市井生活“烟火气”。“原汁原味”“烟火气”“特色鲜明”等特点,或许正是游客纷至沓来的重要原因。如何实现旅客与居民和谐相处,在保留“烟火气”的同时,让历史与当代相得益彰。潮州做了许多工作。
近年来,潮州深化文旅管理体制改革,构建“领导小组+实体机构+市场运作”模式,制定《潮州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出台《潮州古城提升行动计划》,成立潮州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保育活化1345处文物,传承保护47项省级以上非遗瑰宝,在全面保护、系统开发中实现古城价值的整体跃升。
“百家修百厝”的修缮机制,创新了文保单位的保护机制。潮州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众多古宅重新恢复潮式建筑原貌;并以“潮人绣古城”为主题,系统化推进传统小区的“活态保护”,达到“有形”的实体空间保护、“无形”的小区营造、城市生活共同作用的动态平衡。
“绣花功夫”绣出古城新面貌的保护方式,在今年春节得到全国游客“用行动投票”的肯定——外地来潮人数超429万人次;牌坊街人流量超167万人次。
“不缺流量”的潮州,在将人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方面,同样做了不少努力,古城内大小景区都设置了非遗展示区域。游客不仅能看到非遗作品本身,还能看到并体验作品的制作过程,从而提高购买欲望。餐饮行业除了提供传统的潮州美食外,还开发出了一些便于携带和保存的特色美食伴手礼。相关部门还加大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秩序,让古城有清朗的市场环境。
曾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