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旅游新常态,香港业界须有新思维

2023-04-09 16:33

作为疫后复常首个长假期,市民争相“报复式”外游,各口岸持续迫爆,昨高峰时个别须等候三小时出境。如斯墟?场面,见证了香港复常进度良好,市民外游消费需求旺盛,也提醒了配套工作不能落后。事实上,由北上到南下,疫后跨境旅游均现新常态,不论政府抑或业界,均须有新思维更好对接及把握机遇。

与疫前相比,截至上月尾的出入境人次还是有所不及。譬如2019年港人日均出境人次高达26万,上星期的数字只恢复了三分之二,另外日均入境旅客人次亦相当于同期一半左右。但过去几天,人流经已反超有馀,其中港人出境人次就高约30万,创出疫后新高。面对突如其来、按周倍增的跨境人潮,各口岸压力沉重,人手仅及疫前三四成的跨境巴士司机的情况尤甚,业界且忧虑到下月五一黄金周时会否再陷困境。连同回乡证申请需求同样庞大,轮候需时数月之久,凡此种种供不应求问题,凸显了各方面的供应复常要快马加鞭,以满足疫后急速反弹的需求。

值得留意的是,广深港高铁和港珠澳大桥的需求,疫前疫后变化更大,以致形成新常态。两项基建于2018年启用,翌年疫前港人日均经此出境人次,仅分别相当于同期机场港人出境人次的25%和40%。时至今日,高铁和大桥的港人出境使用量,已发展至跟机场旗鼓相当,均达3.5万人次水平。随着高铁和大桥普及,人们逐渐适应并看到两者好处,加之香港和内地的交往日趋紧密,展望未来的使用量势必进一步上升。事实上,连日来最水洩不通、以致大排长龙的口岸,正是高铁和大桥两个新兴口岸,不少高铁班次早被抢购一空,连同大桥金巴同样人头涌涌。

一体两面,所谓人满之患,其实也是机遇。例如,高铁游早在内地蔚然成风,香港业界亦宜开发更多相关旅行团和旅游产品,当局也可研究诸如周游票玉成其事。此外,港车北上快将成事,由大桥到其他口岸的车流人流势增,旅游界同样可以推出配套产品,好像一泊二食、吃喝玩乐套餐之类,配合市民自驾畅游更多更远的目的地。最近,香港旅游业界出奇招,解决了内地客人满之患问题,透过船上用膳进行分流,效果堪称一石二鸟,既避免挤到市区造成扰民,旅客又可廉价兼舒适地一边吃饭一边欣赏维港美景。办法比困难多,只要秉持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正面态度,定可抓紧两地旅客互流增多所带来的机遇。

因时制宜,面对旅游新常态,须要新思维变通,继而推动新发展。除旅游外,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大势下,大湾区建设也令两地之间的交往逐渐日常化,一切软硬件跨境配套均要与时并进、持续完善,从而更好服务不断增长的北上南下人流。有关方面既须做好沟通协调等对接工作,业界亦不能停留在被动顺应市场,尚要主动引领市场变化,创造新的需求如新的旅游和跨境模式——旅客们已走出新的常态,市场岂应落后于人?(香港商报评论员 李明生)

原标题:【商报时评】疫后旅游新常态 业界须有新思维

来源:香港商报